理学 >>> 地质学 >>> 地球化学 >>> 元素地球化学 >>>
搜索结果: 151-163 共查到知识库 元素地球化学相关记录163条 . 查询时间(6.849 秒)
在对安徽铜陵鸡冠山硫铁矿尾矿中黄铁矿风化产物组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出代表不同风化程度的4种矿石组构型,并进而对不同组构型中硫和金属元素的含量、宫集系数、流失系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风化过程中,As、Sb、Cu、Zn明显富集,其中As、Cu、Zn对环境的潜在危害较Sb大;Co、Ni、Bi明显流失或严重流失,对环境已经形成污染,其中Bi的污染程度较高。
采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INAA)测定了华北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58个煤及煤层夹矸和顶底板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通过对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华北晚古生代煤中稀土元素总量绝大多数变化于30×10~(-6)~80×10~(-6)之间,平均为56×10~(-6),属正常水平;靠近物源区的华北北部太原组比远离物源区并且受陆表海影响的华北南部太原组更加富集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还受煤中灰分所影响,...
地球化学面的形态是依赖于采样网格(采样密度)大小变化而不确定的。对于一维情况,元素含量分布曲线长度L与采样间距r之间的关系服从L(r)=Cr~(1-1/H),D=1/H。对于地壳上任一给定区域,沿某一测线进行地球化学测量的任一元素含量数据,由上式确定的D值和H值,对于沿测线方向该元素的含量分布在统计的意义上将是确定的。对浙江省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Au、Ag、Cu、Pb、Zn、Mo、C...
黄龙CO_2成因质疑     黄龙  CO_2  成因质疑       2010/9/16
在“不同岩溶动力系统的碳稳定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一文中,笔者提出黄龙系统的CO_2可能是深部岩浆起源及灰岩遇高温分解产生的CO_2的混合物,初步计算结果,来自岩浆的CO_2占77%。据现有文献资料,这是首次提出的黄龙CO_2来自地球内部属深源CO_2的看法,它不仅对黄龙钙华的成因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而且也为岩溶作用与碳循环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信息。但是,在分析了该文所列资料后又产生了一些疑...
为探讨粒度分选沉积作用对沉积物化学成分配分的影响,对比研究了五台群中石英型,长石石英岩,粉砂岩和粘土岩等不同粒度沉积岩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度沉积岩的主元素及微量元素均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SiO2与Al2O3及TFe2O3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这种负相关关系还表现在SiO2与REE,Rb,Se之间,这种特征可以用石英的稀释作用进行解释.
本文首次报道了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组成,其δ^18O为12.8‰-18.3-‰形成温度约99-120℃,δ^30Si为0.0‰-1.6‰,与Mariana和Galapagos热液硅质烟囱的δ^30Si值范围基本相当,揭示两者具相似的形成机制。
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叠置在几个不同的基底构造单元之上,不同单元内的火山岩在锶、钕同位素组成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隶属于下扬子亚板块的浙西-赣东北区火山岩的^87Sr/^86Sr初始值普遍较低,而^143Nd/^144Nd初始值则较高。
通过两个系列热模拟实验研究了褐煤干酪根降解与褐煤综合有机母质(包括干酪根和非干酪根物质)热演化生成烷烃的特征.结果表明:干酪根不直接降解生成轻质油,干酪根降解产物中正烷烃无奇偶优势,姥植比较高,而且不随温度变化而大幅度变化,Pr/nC17和Ph/nC18比值随温度升高线性下降;综合有机母质热演化产物中,有轻质油生成,在低温阶段正烷烃有很强的奇偶优势,姥植比随温度升高先是变大然后减小,Pr/nC17...
鄂西陡山沱组磷块岩的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变化较小,具有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贫乏的特点。稀土元素含量与磷块岩的结构类型、成因和粘土矿物含量有关。震旦纪生物成因的磷块岩以低稀土元素含量为特征,这与寒武纪以来生物成因的磷块岩截然不同。鄂西陡山沱组含有三个工业磷矿层,各矿层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参数等有明显差异,依据这些特征可准确地进行矿区和区域矿层的划分与对比,也可用于对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解释。
探讨了热液体系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及其与水/岩交换同位素分馏的内在关系。有效W/R值是除温度条件外,另一控制蚀变岩石和热液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因素。此外还根据数个矿区成矿热液水和蚀变岩石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变化特征对水/岩交换和W/R值的应用及地质意义展开讨论。最后提出热液体系中大气降水和岩浆热液水氢、氧同位素组成演化模式简图。
法国阿根特拉花岗岩中锆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北京及其以东地区(河北省境内)受东西向断裂制约,侵入了一套元古宙(1.4—1.8 Ga)的球斑花岗岩套,并形成了3条侵入岩及火山岩带。斜长岩/辉长岩及碱性玄武岩与含橄石英正长岩、球斑花岗岩及粗面岩构成的双峰式岩石组合,和钾质A型花岗岩及非造山花岗岩的同位素、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资料,都说明本区存在一个初期裂谷。由上地幔及下地壳低比例熔融派生的混合岩浆,经分离结晶形成堆积斜长岩。缺水的花岗岩浆,...
本文通过理论推导获得了十二种成岩过程的比值—比值、元素—元素、比值—元素、分母(和分子)相同的比值一比值的协变方程。同时指出:(1)要正确判别协变图形必须尽可能选择多种元素和不同坐标,作出一系列图解进行综合分析;(2)协变图形的应用仅限于排除那些与此图形不相吻合的成岩过程。协变图必须结合地质实际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