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考古学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历史学相关记录17232条 . 查询时间(5.685 秒)
明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洪熙皇帝朱高炽与皇后张氏(明仁宗诚孝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西峰之下。陵寝始建于洪熙元年(1425年)七月,正统八年(1443年)完工,历时18年。
明庆陵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泰昌皇帝朱常洛和皇后孝元郭氏(明光宗孝元贞皇后)、孝和王氏、孝纯刘氏的合葬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
明康陵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正德皇帝朱厚照和皇后夏氏(明武宗孝静毅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天寿山陵区金岭(莲花山)东麓。陵寝始建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三十日,工部左侍郎赵璜、太监邵恩、武定侯郭勋奉命提督山陵工程。九月玄宫成,二十二日葬武宗。嘉靖元年(1522年)六月陵园全部完成,用时1年。
明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天启皇帝朱由校和皇后张氏(明熹宗懿安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域潭峪岭西麓。
六部按序列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之名始于隋唐。从隋唐到元代,六部虽属中央的重要机构,但不直接隶属于皇帝,或隶属于尚书省,或隶属于中书省,责权有所局限。六部的职掌如下:吏部是管理全国文职官员的机构,故在六部中是最重要的一部;户部是管理全国财政、经济的最高机构;礼部是负责国家礼仪、教化等方面事务的机构;兵部是运用武装力量保护封建国家政权的机构;刑部是运用司法手段维护国家政权的机构;...
明永陵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嘉靖皇帝朱厚熜和皇后陈氏(明世宗孝洁肃皇后)、孝烈方氏(明世宗继后)、孝恪杜氏的合葬陵寝,位于天寿山十八道岭(阳翠岭)南麓。
【詹事府】     明代  辅导太子  詹事府       2024/7/2 雷速共建数据
詹事府为明代辅导太子的机构。明代辅导太子设有四个机构,除詹事府外,还有左、右春坊(简称“坊”)和司经局(简称“局”),各有印信,皆为宫中之职。詹事,本古官名。《汉书》颜师古注曰:“詹,省也,给也。”意为供给宫中之事。汉代皇后、太子宫中都有詹事,而后世独存詹事作为太子官署之长。
大宴又名大飨,是古代宴礼最高的一级,汉代、唐代和宋代都曾经举行。明代的宴请有大宴、中宴、常宴、小宴四种形式,大宴仪在明代属嘉礼的一种,一般在国家有重大庆典或正旦、冬至等节日时举行。大宴由礼部主办,光禄寺筹备。
明景陵是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德皇帝朱瞻基与皇后孙氏(明宣宗孝恭章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天寿山东峰(黑山)之下。陵寝始建于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十一日,断断续续共历28年,天顺七年(1463年)三月十九日地面建筑完工。
明昭陵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隆庆皇帝朱载垕及其皇后李氏(明穆宗孝懿庄皇后)、陈氏(明穆宗孝安皇后)、李氏(明穆宗孝定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天寿山陵区大峪山的东麓。 昭陵的地下玄宫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原系世宗朱厚熜为其父母所建,后搁置不用。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穆宗皇帝崩,因生前未建寿宫,为省时、省力、省开支,经大学士张居正及礼、工二部审定,认为将大峪山下这座现成的玄宫稍事增筑,陵园就...
【祭地】     祭地  地神  祭祀活动       2024/7/2 雷速共建数据
祭地为古代对地神的祭祀活动,与祭天相对应。明代祭祀分大祀、中祀、小祀三种,祭地属于大祀,是郊祀的祭祀内容之一,祭地在方泽(也称方丘)举行。祭地时天子亲自参加,当国家发生重大事件时则派遣官员告祭。明初在钟山南面建圜丘祀天,在钟山北面建方丘祀地。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春,在南郊建大祀殿,规定每岁孟春在此合祀天地。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改天地合祀为分祀,建圜丘于大祀殿之南,每年冬至祀天;建...
明裕陵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正统皇帝(即天顺皇帝)朱祁镇和皇后孝庄钱氏(明英宗孝庄睿皇后)、孝肃周氏(明英宗孝肃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裕陵始建于天顺八年(1464年)二月二十九日,五月玄宫建成,八日英宗皇帝梓宫入葬,六月二十日陵寝工程全部告竣,仅用了4个月时间。
明茂陵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成化皇帝朱见深和皇后孝贞王氏(明宪宗孝贞纯皇后)、孝穆纪氏、孝惠邵氏的合葬陵墓,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陵寝始建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十五日,十二月玄宫建成,十七日葬宪宗及孝穆皇后。弘治元年(1488年)四月二十四日陵寝工程竣工,共用7个多月时间。
庙祀是建造专门的宗庙对祖先进行祭祀的活动。古代天子、诸侯以及士都可以建庙祭祀祖先,平民则不许。庙祀对维护以家庭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巩固贵族的世袭统治有重要作用。此外,宗庙也往往与社稷并列,作为王室或国家的代称。明代的庙祀是对明朝皇帝的祖先以及去世的历代皇帝的祭祀活动,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
明代的国子监也称太学,在明代既是国家最高学府,又是主管国学政令的机构。元朝国子监主管国学政令,国子学为学府。明朝国子监最显著的特点是具备了前朝监、学的双重性质。早在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就以元朝故集庆路儒学为国子学。洪武八年(1376年)又设中都国子学。洪武十五年(1378年)改国子学、中都国子学为国子监、中都国子监。洪武二十六年(1389年)革除中都国子监。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