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库 >>> 水利学特色库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学术机构 水文学及水资源相关记录83条 . 查询时间(2.388 秒)
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系于1992年在著名生态学家李博院士的倡导下筹建,1994年招收第一届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199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环境科学专业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使得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系独具区域特色,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环境科学和保护领域的科研和管理人员,研究成果为解决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环境问题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中南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介绍: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
长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创办于2005年,专业以“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水利”作为办学宗旨,紧密结合我国中部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等需求,经过多年发展,在水资源(地下水和地表水)、水环境领域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科研体系,形成了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河湖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油田水环境等基础及特色的专业方向。专业依托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开展研究生教育。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国土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是1999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的部级开放研究实验室,挂靠在长安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开放研究实验室以我院“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学”博士学位点和“环境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应用化学”硕士学位点及“水资源与环境实验中心”为依托的。研究实验室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7名,教授15名,副教授...
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培训中心”与水与发展研究院两个机构,一套人马,与长安大学水环学院优势互补、人员交叉、资源共享、产学研密切结合。“水环中心”由中德合作成立,研究人员除中德学者外,还有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教授,该中心着眼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研究,重视国际间的交流和人才培训。
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实验中心成立于2006年,于2009年、2012年和2016年相继获批为“陕西省水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水资源与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中心现有专职实验工作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2人。实验中心主要承担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5个本科专业实...
长安大学水文与水资源系是长安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群体,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原西安地质学院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我国著名水文地质学家刘国昌教授、杨成田教授、李俊亭教授、刘洪俊教授、田春声教授、李云峰教授及著名水文水资源学家李佩成院士等曾先后在本系任教。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水文与水资源系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与水资源研究与教学领域的一流教学与科研团队。水利工程学科为长安大学重点建设的学科...
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本领过硬的、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应掌握资源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资源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能在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咨询与管理等工作,服务于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长安大学“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单位为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设有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实验中心、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市政与暖通实验中心。实验室依托陕西省地下水与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2011年批准建设)、陕西省环境保护水土污染与修复重点实验室(2012年验收通过)、国土资源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国土环境开...
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实验室)定位于国家内陆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系统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流域水文与水资源、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生态恢复和流域管理研究。近年来,在内陆河流域水文过程、内陆河流域水资源调控、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生态系统恢复技术集成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源于1958年创办的东北农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后发展成为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水利系,2000年11月正式组建水利与建筑学院,2016年9月更名为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学院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黑龙江省水利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骨干力量。全院教职员工80人,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60人,实验技术人员8人;教授8人,副教授23人,讲师29人,高级工程师2人;博士55人,硕士6...
大禹学院是我校在举办多年水利类基地强化班的基础上于2009年7月成立的,是学校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专门学院。大禹学院的建设定位是,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在课程贯通的基础上,实行本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研究型教学,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探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教材,培育教学名师;建立一批高水平的校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实践教育基地;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简称南水所)位于南京市城南风景秀丽的秦淮河畔,毗邻江宁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水所创建于1940年,前身为中央水利实验处南京水工仪器实验室,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水利水文科学研究机构,建国后更名为“南京水文仪器研究室”,1981年组建南水所,是我国唯一从事水利信息化和水利自动化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所。创建73年来,虽历经多次变迁,但始终坚持水利水文基础技术研究,始终坚持为水利防灾...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隶属于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于2003年由原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交通学院和电力学院相关专业合并而成,是湖南省的传统优势学科。近年来,学科立足传统,不断开拓,已逐渐形成包括地表水文与水资源学、地下水文与水资源学和水环境保护三大主要发展方向,并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经湖南省批准,与水利工程学院其他学科共同成立了湖南省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水,是人类赖以生息繁衍的必要条件;水资源是保证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重要基础;水利事业是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的生命线;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培养和造就水利事业高级管理、技术人才的摇篮。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多年来,在一次次的调整与改革中,学院不断地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强化,科研实力逐步加强。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为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