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考古学
搜索结果: 181-195 共查到学术机构 历史学相关记录1076条 . 查询时间(3.929 秒)
本方向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辽金元、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民族、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历史,侧重研究秦汉时期的史学思潮、文化传统及汉王朝与北方民族的关系,辽金元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习俗及与汉等民族的关系,明清时期的制度文化、民族发展与相互关系、边疆问题。
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历史悠久,底蕴深厚。20世纪50年代初期建立马列主义教研室,70年代成立政治理论教研室,80年代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教学部。后在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内发展,2011年学校成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越地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越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文化研究是一个生生不息、不断推陈出新的长远学术事业,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在越文化研究中承担光荣的领军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以本校历史学院和国学院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机构,聘有校外兼职研究员,是一个凝聚了近20名唐宋史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基地,现任中心主任为包伟民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民国史研究所成立于2016年1月,以研究民国历史为职志,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0余人,兼职研究人员5人,个人研究与团队协作相结合,以北京政府时期历史研究为重点,思想文化史研究为特色,努力发展民国北京史研究,推进国内外民国史研究信息交流,希望成为民国史研究的重要学术平台。
《天府新论》(图)     天府新论  政治  哲学  经济  法律  公共管理  社会学       2017/3/30
《天府新论》是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杂志。它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鼓励创新之见,以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为宗旨。《天府新论》发表国内外政治、哲学、经济、法律、公共管理、社会学、文化、文学、历史、科教等社会科学研究论文、书刊评论、观点综述,是了解国内外社会科学学术界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证、新成果和新趋势的重要窗口。学术性、创新性、探索性、综合性为该刊主要特色...
西北师大古籍所创建于1983年,创始人是著名语言学家彭铎教授和路志霄副教授、李庆善教授。在第二任所长著名音韵学与古代文学研究专家郭晋稀教授、第三任所长胡大浚教授、第四任所长赵逵夫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几代研究人员的努力,本所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即文献整理与研究相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研究相结合、地方文献整理与地域文化研究相结合。本所创建近三十年来,一贯坚持整理与研究并重、宏观与微观结合的研究方...
泰山古籍研究院由上海任督投资管理公司,泰安市泰山瀛泰国际旅行社,泰安摩尼宝酒店管理公司董事长齐磊发起并投入先期资金。齐磊自幼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在儒学方面多年从事孔子生平、儒家思想、周易科学、三孔景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整理成导游词企业管理培训课程在各项社会活动中进行实践提炼,并被泰山文化协会周易研究院聘为特约专家。在佛学方面自幼受家庭影响体悟修证佛法,曾闭关三年,对佛教经典和思想深刻...
晋国博物馆(图)     晋国博物馆  曲村  天马遗址  晋文化       2017/3/23
晋国博物馆位于曲沃县曲村镇,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而兴建的全省第一座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曲村——天马遗址”规模宏大,东起翼城县天马村,西至曲沃县曲村镇,南起滏河岸,北达桥山坡。遗址东西长3800米,南北宽2800米,面积近11平方公里。经过北京大学和山西考古研究所近二十年连续十二次大规模勘探发掘,共揭露面积12000平方米,发掘墓葬1000余座,其中周代墓葬800座。在该...
《中国地方志》,创刊于1981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级历史类学术期刊,也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指导全国修志工作的学术期刊。《中国地方志》办刊宗旨是: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关于修志工作的部署;对全国修志实践进行政策及业务指导,推动方志理论研究的开展;弘扬传统...
中心是专门从事世界遗产研究和培训教育的非营利组织,是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的第一个遗产保护领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服务于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及其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旨在通过培训、研究、信息推广以及网络建设,提高亚太地区参与世界遗产申报、保护、保存以及管理工作的人员及其机构的能力,促进亚太地区落实世界遗产公约。
山东大学是一座有着百余年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秉承“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以实现“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为办学目标,始终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提出了“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必须有一流的实验室予以支撑”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实验教学成果丰硕。我校考古学科顺应国际考古学发展趋势,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以“融合、实践、互动、创新”的教学理念,着意进...
1927年,傅斯年创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下设人类学研究组。同年顾颉刚等创办民俗学会,商承祚等创办考古学会。1935年成立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增设人类学部,开始招收研究生。1948年9月在杨成志等人的努力下人类学系正式成立。
山东大学环境考古学创新引智基地2007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二期培育项目。“111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以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引进海外人才与国内 科研骨干的融合,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率先建立起一批具有...
山东大学百余年历程波澜起伏,光彩纷呈,足令人感怀壮情;孰不知,这其中还汇聚着中国早期博物馆的沧桑与斑驳,博物馆开启民智、传播知识的特殊作用在山东大学的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博物馆与大学渊源深厚,世界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公认为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1682年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将其收藏的货币、徽章、武器、服饰、美术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和各种动植矿物标本全部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