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反应工程 冶金原料与预处理 冶金热能工程 冶金技术 钢铁冶金 有色金属冶金 轧制 冶金机械及自动化 冶金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人物 冶金工程技术相关记录286条 . 查询时间(3.279 秒)
张生富,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社会兼职:中国冶金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固废资源利用分会委员;《洁净煤技术》中青年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冶金》编委;冶金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钒钛冶金及新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期担任Renewable Energy、Energy、Fuel、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Ene...
温良英,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金属学会废钢铁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金属学会冶金安环环保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冶金新工艺新技术,冶金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冶金过程仿真与模拟计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研国家973项目课题1项、86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
唐萍,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社会兼职:中国金属学会第四届、第五届炼钢分会转炉炼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第五届炼钢分会辅助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学术专长:炼钢及炉外精炼相关技术;连续铸钢相关技术;冶金炉渣综合回收利用。主要研究方向:钢水洁净度及铸坯质量控制;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炼钢及真空精炼碳温控制数学模型;冶金炉渣循环回收利用。合金钢方坯连铸二冷控制模型” 获国家教委科技...
龙木军,现任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冶金系副主任。2011年获重庆大学冶金工程工学博士学位;2009至2011年于美国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联合培养博士。2012年至今任教于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分会委员、重庆金属学会冶金信息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TSCR2018国...
顾中铸,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江苏省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泰州市科协常委。研究方向:通风与除尘、烟气净化、燃烧理论与技术、燃烧污染物控制等。所指导的学生中,4人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2人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铜奖、2人获江苏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1人获江苏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一等奖。在中外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获得...
郭瑞堂,男,教授。分别于2002年和2008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半焦的循环流化床燃烧、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CO2光催化还原、光催化制氢、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等。指导热能工程学硕和动力工程专硕两个方向的研究生。
牛萍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效光(电)催化材料、电化学储能材料的设计、可控制备以及微观结构研究.
樊保国,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中国颗粒学会会员。
金燕,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1)燃烧工程;2)燃煤污染物控制;3)气固两相流动。
金捷,男,重庆人,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9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动机系学士学位,1992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学院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2年分配至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和喷管部件设计、分析和试验工作,1995年任工程师,2000年任高级工程师。2004年至今,任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
付念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复杂多金属共生矿、冶金资源综合利用,钒钛磁铁矿特色资源开发利用,铸造合金凝固技术。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1项、承担973课题 “混合稀土精矿矿相重组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元复合矿、冶金炉渣清洁分离技术与理论”研究、973课题“钒钛磁铁矿高效清洁提取钛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主持8项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四川省攀枝花市科技局、攀钢集团、...
张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二次资源(冶金渣)资源综合利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钒氮合金、高纯五氧化二钒、纳米二氧化钛、钛白、精密型芯的合成)。近年讲授课程是耐火材料、火法冶金、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于海燕,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氧化铝生产理论与工艺,二次铝资源生态化利用,先进铝基钙基粉体材料制备,湿法冶金自动控制与在线检测。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1项;作为课题负责人(单位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与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其中100万以上项目6项。
吴文远,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稀有金属绿色冶金与矿物综合利用、溶剂萃取化学、高附加值稀有金属材料制备技术、稀有金属电化学。近年讲授课程是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基础。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指导硕士研究生20名。
王兆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熔盐物理化学性质与结构,铝电解节能技术与余热利用,不稳定电源铝电解基础及应用,熔盐电解法制备铝基合金,铝电解槽物理场研究。近年讲授课程有《有色金属冶金基础》,《熔盐电化学》,《铝电解》,《有色金属冶金实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