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音乐 >>> 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理论 音乐表演艺术 音乐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人物 音乐相关记录120条 . 查询时间(1.465 秒)
邹文琴,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解放军艺术学院等多所艺术院校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文化部的优秀音乐教育奖等奖项,应邀出版首部民族声乐教学VCD,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次应邀担任全国重大赛事评委,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声乐艺术家和基层声乐骨干,如雷佳、龚琳娜等。
杨红,女,民族音乐学家,曾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分别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民族音乐教研室主任。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会员(ICTM)、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理事、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世界民族音乐学会理事等。长期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的田野调查与教学研究工作,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为民族音乐学和中国传统...
钱茸,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音乐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家学会会员。曾开设《中国民歌》、《中国民族器乐》、《中国戏曲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概论》、《音乐语言学基础》等课程。主要学术成果:作为主编之一主持新闻出版署八五、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音乐文化大观》,并撰写其中十几万字;作为主编之一主持《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丛书》,并撰写其中《古国乐魂——中国音乐文化》一书...
秦文琛,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文琛是中国年轻一代中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近年来,秦文琛接受了包括柏林交响乐团、德国巴伐利亚广播电台、波恩贝多芬国际音乐节等众多国际音乐机构的委托创作。70多个国内外知名乐团曾在世界范围广泛上演过他的作品。秦文琛是国际著名的音乐出版公司 Sikorski Musik Verlag 的签约作曲家,该公司出版、代理他的作品并向国际宣传推广。他也是北京京文唱...
徐振民,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34年生于山东烟台。少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先后学习钢琴、小提琴,后来又学习和声与作曲。195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苏夏教授学习作曲,从陈培勋教授学习配器、从刘烈武教授学习和声,从段平泰学习复调,从苏联专家阿拉波夫学习曲式学,此外罗忠镕教授也给他很多教益。195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1958年奉调前往南京,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整整...
段平泰,男,1926年6月生,北京市人。195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曾师从江定仙、陈德义、林声翕、弗兰克尔,毕业后留校在作曲系任教,教授职称,任复调音乐教研室主任。指导研究生曾获优秀教师称号。被评为国务院专家津贴待遇。有著译出版,如《复调音乐》(曾获文化部优秀教材奖)、译作《调性对位法》、《赋格写作教程》、《赋格分析教程》及不少音乐刊物上的文章,如《介绍巴赫的三部作品》等。有许多曲作发表或...
苗建华,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开设有《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国音乐史》等课程。学术著作有《古琴美学思想研究》等;论文有《陈旸〈乐书〉成书年代考》、《陈旸〈乐书〉的历史价值》、《前秦两汉琴论的美学研究》、《郑声辨析》、《古琴美学中的儒道佛思想》、《琴与士同在—对古琴命运的历史考察》、《禅与琴—古琴美学中的佛教思想》、《琴诗中的禅意》等。
陈丹布,男,汉族,1955年9月24日生于武汉,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家。为研究生和博士生开设现代音乐作品分析课,并担任作曲系本科及研究生作曲教学。为作曲系、指挥系、电子音乐系作曲专业、音乐表演、音乐制作以及音乐学系的大学本科教授曲式分析课。
苏夏,原名学衡。生于1924年,广东东莞虎门寨人。作曲家、教育家。1938年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 1941年在广东艺术专科音乐学校学习,1944年因战火转赴广西桂林继续抗战歌曲音乐创作。同年冬,到重庆国立音学院作曲系学习。1948年毕业于南京音乐院作曲系。曾在上海新音乐社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随中华音乐院部分师生参加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的筹备工作,建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
李起敏,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音乐学系音乐美学教研室主任。并曾兼课、讲学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艺术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中國將領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民革中央畫院理事。
吴粤北博士,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电子与计算机音乐、录音艺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协《音乐创作》编委、中国录音师协会常务理事;曾先后担任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与音乐音响导演系主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主要代表作有:四部交响乐,歌剧—四月的卡农,电子音乐—山的诱惑、摩梭人家、变形I、II、III,八重奏—道冲,民族管弦乐—朝圣路上;并著有《先锋派实...
吴式锴,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自2002年开始录取过2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002年至2005年,第一名研究生完成学业,通过博士学位。研究课题是《斯克里亚宾晚期和声手法在10首钢琴奏鸣曲中的发展轨迹》。2003年录取的第二名博士生多年以来一直不能完成研习进程中的规定课业,最终主动放弃博士研究生学籍。
吕钰秀,女,维也纳大学音乐学系硕士、博士。主修比较-体系音乐学。1996年开始,服务于台湾东吴大学等大专院校。2010年开始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古代音乐史等课程。专著有《国画》、《古乐》、《台湾音乐史》、《兰屿音乐夜宴》、《音乐学探索》等。
刘康华,(1949- )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后留校任教。1988年至1990年由国家公派至前苏联“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学习,师从尤·霍洛波夫教授学习二十世纪的作曲技术理论。长期从事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过音乐作品、学术论文及教材。1995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
刘经树,1952年生。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本科,198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讲师。19 89年赴德国波鸿卢尔大学进修,1991年转科隆大学音乐学系攻读博士课程。1998年以优异成绩通过音乐学、英语学、汉学三个专业的考试并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后,移居加拿大多伦多定居。1999年起,在多伦多湖滨音乐学院任教,教授西方音乐史、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史考级等课程。2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