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节能技术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国际动态 节能技术相关记录55条 . 查询时间(2.145 秒)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照明灯泡的革命最终将在传统电灯泡和节能环保新型灯泡的支持者之间展开。目前,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最新研制出一种价格低廉的发光二极管灯泡,它使用较少的电能便能产生明亮光线,每个这样的新型灯泡售价为2英镑,可持续使用60年。
美国能源部的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将为中国的建筑节能法规开发一个可以在中国的中小城市实施的行动方案,预计在未来的10年中,全世界一半的新建筑将出现在中国。
以色列那萨·沃尔特公司开发出一种针对重油等燃料的降污节能装置,使用该装置不仅能清除燃油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还可降低燃料消耗。
《日经产业新闻》日前报道说,日本研究人员新开发出一种能保证光线大量通过但同时有效反射热的贴膜,将它贴在窗玻璃上能节省建筑物内的空调耗能。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专家说,他们通过在厚0.1毫米的一种热可塑性塑料表面添加一层0.3微米的薄膜而开发出了新型贴膜,添加的薄膜由氧化硅和氧化钛等材料层叠而成。研究人员在薄膜与热可塑性塑料之间设置了无机材料缓冲层,提高了薄膜和这种塑料的结合能力,从而使薄...
就在一年前,燃料乙醇还是红极一时的可再生能源。 据联合国能源组织多次评估,地球上的石油储量再经历40年左右的大规模开采将趋于枯竭,如果寻找不到新的替代资源,不仅会对交通运输业及相关产业产生巨大影响,以乙烯为原料的石化工业也将成“无米之炊”。在这种背景下,燃料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的循环资源而被加以看重,认为它不仅是一种新兴能源,还可以生产乙烯,支撑“后石油时代”的石化工业,成为本世纪新兴基础产...
2008年7月7日至9日,第34届八国峰会将在日本北海道的旅游胜地洞爷湖举行。据《纽约时报》报道,主办国日本将环境和气候变化定为本次峰会的主要议题,并希望借此机会推广日本的节能观念,展示和出售日本的节能技术。 美、英、俄、加、法、德、意和日本八国首脑和欧盟主席巴罗索将出席此次会议。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五大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也将与会。日本提出《地球降温建议50条》,并倡议建立新的国际...
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07年2月1日报道:虽然在寒冷的季节里窗户能帮助提高室内温度,但是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或许希望透明的窗户根本就不存在。来自日本的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了一种新的技术,能使透明的窗户随用户需要而变为镜子。
据新华社2007年1月4日电 跨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在努力构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其中寻找传统能源的绿色替代品成为关注重点。美国人杰里·巴格比在这场浪潮中走在了前面。他在美国中西部建起一家生物燃料工厂,计划把一直颇受冷落的鸡脂肪加工成生物燃料。
2006年12月20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因容声生产和销售“节能明星”冰箱做出了突出贡献,授予容声“节能明星大奖”,并给予340余万元奖金。
2006年12月20日,记者从位于南美的格力电器(巴西)有限公司了解到,2006年度巴西节能产品颁奖典礼日前在巴西风景宜人的海滨城市——里约热内卢隆重举行,格力空调凭借在节能省电方面的卓越表现,获得了巴西政府颁发的巴西最高节能奖杯——“节能之星”奖杯和最权威节能证书——“A级能源标签证书”,又一次登上了巴西空调节能技术的最高峰。这是自2004年以来,格力空调第三次在巴西获此殊荣。
2006年9月8日,蓝色发光二极管发明人、现年52岁的日本科学家中村修二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千年技术奖”。他获得了100万欧元的奖金和名为“顶峰”的奖品。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2006年8月22日电 2006年斯德哥尔摩少年水奖颁奖仪式22日晚在斯德哥尔摩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国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的高中生翁杰、王昊、萧易以改造河流污染的科学试验成果获得本届少年水奖的大奖。
ZDNet China2006年8月11日报道 美国一家公司发明了一套家庭能源存储装置,它可以连接电网和互联网。这家名为GridPoint的公司开发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人们降低电费开支。
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2006年8月10日报道:在全世界发生能源危机的过程中,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利用废水发电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既能够处理废水又能够产生电能,可谓一举两得。2005年在这种燃料电池设计上的改进已经使得其功率输出提高了10%,而且目前研究人员们的设计方案有望能够将该电池的输出功率提高10倍。
新华社伦敦2006年8月5日电 以色列科学家新发明了一种装置,可以在汽车上用水产生氢来驱动汽车,使之成为零排放交通工具。这种装置由目前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工作的以色列科学家塔里克·阿布—哈米德与在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工作的同事共同发明。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水和硼发生反应产生氢,氢再进入内燃机燃烧或装入一个燃料电池发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