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物理学相关记录10112条 . 查询时间(1.627 秒)
2024年6月8日-6月9日,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西北赛区)在兰州大学隆重举办。本次竞赛共有来自西北地区17所高校的45支队伍、222名学生参加。石河子大学派出无懈可击队、星际航行队和理实队三支代表队参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荣获三个团队一等奖。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声学研究所刘晓峻教授与程营教授课题组在声学超材料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成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旋转多普勒效应的声学时空超表面,实现了声学涡旋频率梳,并将其应用于声学图像处理器件的构建。
2025年4月2日,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琚宜文教授受到国际一流学术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中国科学院一区TOP)邀请,联合昆明理工大学魏爱英副教授、薛传东教授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英超研究员等研究团队,发表了题为“Coupling relationship of the Mississippi Valley-type zinc-lead deposit and hy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量子功能材料设计中心与物理系牛谦教授和乔振华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在反铁磁体中预言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并可通过电场等方法调控体系的陈数。相关研究成果于2025年3月18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2025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1500组群)张涛院士、王爱琴研究员、刘晓艳研究员、杨冰副研究员等,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高嶷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单原子光热协同催化丙烷脱氢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江永亮副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米华玲研究员课题组,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参与蓝藻固碳机器羧酶体组装的分子伴侣CcmS及其与外壳蛋白CcmK1六聚体、CcmK1-CcmK2异六聚体的复合物晶体结构。基于结构和生化分析以及生理实验,作者鉴定了CcmS在调控β-羧酶体组装和维持固碳功能方面的作用,为人工设计高效固碳系统提供新的思路...
石墨烯纳米结构中未配对的p电子引发的π磁性具有弱自旋轨道耦合、长自旋相干时间和长相干长度等特点,在自旋电子学和量子信息科技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通过原子级精准设计,可调控纳米石墨烯链中自旋耦合的强度和方式,从而构筑多种磁基态。目前,纳米石墨烯的π磁性主要源于锯齿型边界等非凯库勒结构,但此类结构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导致合成难度较大。2021年,研究人员通过表面在位化学反应成功合成了基于三角烯...
2025年3月24日晚,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第59届“国际电弱相互作用和统一理论会议”上宣布,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合作组首次在重子衰变中观测到电荷共轭-宇称联合变换对称性破坏(简称CP破坏)现象,为揭示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提供了决定性线索。中国LHCb实验团队作出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大学LHCb团队成员深度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
2025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反应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董文锐研究员、杨学明院士实验团队联合理论工作合作者樊红军研究员,在自由基的红外光谱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实验团队发展了结合极紫外光电离与红外光解离的实验方法,实现了对Criegee中间体syn-和anti-CH3CHOO+构象异构体分辨的红外光谱测量。
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剧烈活动导致的大规模带电离子物质和能量释放的极端空间天气现象,可引发强烈的地磁暴,影响卫星通信、导航系统和电网的稳定运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精确的原子数据,研究日冕抛射的带电离子对日地系统空间天气的影响面临挑战。
利用可再生电力通过电化学CO2还原反应(CO2RR)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对可再生碳资源增值具有重要意义。多碳醇因具有高能量密度特性以及与现有能源基础设施的高度适配性,在清洁能源储存与化工原料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目前,电催化CO2RR生成多碳醇的主要挑战在于解决C-C偶联与C-O键断裂的竞争机制导致的产物选择性失衡。同时,高电流密度下中间体脱附失控和体系稳定性低,制约多碳醇的规模化生产。因此,开发新...
Kagome晶格材料因其独特的几何阻挫结构、以及拓扑和强电子关联效应,为探索新兴量子现象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平台。在这一体系中,研究者已经发现了诸多新奇量子态,如量子自旋液体,狄拉克/外尔费米子,电荷密度波(CDW),电子向列相和非常规超导电性等。这些现象大多与Kagome电子能带具有共存的平带,范霍夫奇点和狄拉克点这一特性有关。通常情况下,Kagome材料的平带与范霍夫奇点之间存在较大的能量间隔,使...
2025年3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反应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反应动力学理论与计算研究组(1113组)傅碧娜研究员、张东辉院士团队在多原子碰撞反应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在Cl+C2H2→C2H+HCl反应中,占主导地位的机制为“漫游(roaming)”机制,而非传统过渡态的直接抽取机制。
单轴磁晶各向异性UMA对磁存储技术、实现二维长程磁有序、及量子与拓扑相均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研究二维铁磁体中UMA的温度依赖更是实现超高密度磁存储介质、理解磁斯格明子复杂相图,及优化自旋电子学器件性能的关键课题。至今为止,铁磁材料的UMA的温度依赖Ku1(T)基本均符合经典的Akulov-Zener-Callen-Callen (AZCC)指数律,表现为单调快速下降的趋势。在之前的研究中,南京大学物...
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工作部署,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分辨率极区冰冻圈主被动微波探测技术”于2025年3月20日完成了国际上首次在南极开展的超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空地联合实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