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药学”相关记录3253条 . 查询时间(1.597 秒)
过去50年,哪8种疫苗避免了我国248万例死亡?
疫苗 传染病 流感疫苗
2025/5/20
“扩大免疫规划不仅是守护生命的屏障,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投资。”近日,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方海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扩大免疫规划每投入1元,就能获得远超成本的经济回报,不仅能节省大量的疾病治疗费用,还能提高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南华大学医用核素提取技术有新突破(图)
南华大学 医用核素 生产基地
2025/5/21
南华大学医用核素提取技术又有新突破。近日,该校韦悦周与殷祥标教授团队突破高放废液提取锶-90、锶-90及钇-90分离纯化和钇-90核药微球制备等关键技术。这是该团队继创新性攻克天然钍中短寿命α核素分离技术难题,成功实现高纯医用同位素铅-212及铋-212的高效提取后,在医用核素提取技术方面的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大脑中调控成瘾的“油门-刹车”机制(图)
神经 药物 心理
2025/5/20
药物成瘾是全球性的健康难题。药物成瘾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在成瘾易感性上存在差异。此前,人类和其它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显示,社会等级是影响成瘾易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巴胺系统或参与其中,但具体神经机制尚不明晰。

全新反应描述语言可编码化学反应中分子编辑操作(图)
化学反应 语言 人工智能
2025/5/21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郑明月团队,报道了一种名为ReactSeq反应描述语言,该语言可以编码化学反应中的分子编辑操作,使自然语言处理模型(NLP)在逆合成预测、反应表征检索、交互问答等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2025年5月13日,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机器智能》。

执着自强铸新药,融合创新为民生(图)
药物研究所 G蛋白偶联受体 细胞
2025/5/20
过去一年多,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吴蓓丽经常收到来自病人和家属“问药”的电子邮件。来信者大多和疾病抗争多年,只要有一丝缓解病痛的希望,他们都愿意尝试。
复旦受捐三千万元,支持创新药物靶点发现等师资建设
创新药物 建设 复旦大学
2025/5/20
2025年5月12日,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百利天恒,688506)创始人、董事长、首席科学官朱义捐赠人民币3000万元现金,设立“复旦大学百利天恒特聘教授”项目,支持复旦在“创新药物靶点发现”及“脑与类脑智能研究”等方向的师资建设需要,加强战略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

全球首个治疗精神分裂双靶点激动剂被发现(图)
精神分裂 激动剂 利培酮
2025/5/20
2025年5月6日,记者从烟台大学获悉,该校药学院、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田京伟/张剑钊/芦静团队与绿叶制药集团创新研究院合作,首次发现痕量胺相关受体1和5-HT2C受体的相似结合模式。该模式可用于新一代抗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病性障碍等疾病的药物研发,并获得一候选药物。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药物化学杂志》上。
科学家从头异源合成中药防风的主要活性成分
活性成分 中药 呋喃色原酮
2025/5/2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研究员王丽课题组联合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叶敏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药用植物防风中一种重要的呋喃色原酮的生物合成途径,在本氏烟草中实现了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从头异源合成,并阐释了防风中呋喃色原酮含量远高于其他多种伞形科植物的原因。该研究为呋喃色原酮的代谢工程的设计和生产铺平...

气候变化或加重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全球负担(图)
气候变化 微生物 负担
2025/5/20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北京时间2025年4月28日夜间上线一篇中国学者的健康研究论文认为,世界当前的气候变化路径以及未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可能会导致到2050年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MR)的全球负担加重。

2025年4月17日,国际学术期刊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杨黄恬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purification of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 via activating p53”。该研究...

张文宏团队广谱抗猴痘药物研发将进入临床审批阶段(图)
猴痘病毒 猴痘 天花病毒
2025/5/20
2025年4月24日,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发布其团队在抗猴痘新药研发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于近日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杂志上发表这项研究。研究证实,该团队首次获得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用于临床研究的抗猴痘药物更强更广谱的新型抗病毒药物ODE-(S)-HPMPA form...

痛风治疗困局如何破?纳米马达“吃”掉尿酸结晶(图)
痛风 尿酸 结晶
2025/5/20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涂盈锋团队从蜜蜂的群体协作中获得灵感,研究构建了“装”有柠檬酸钠和尿酸酶的二氧化硅“纳米马达”,这颗直径仅200纳米的“微型机器人”,不仅能像蜜蜂般在关节液中自主巡航,更可以在关节腔内“吃”掉尿酸结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合作鉴定泛癌脑转移关键特征(图)
信息 治疗 药物
2025/4/20
脑转移(Brain metastases, BrM)是癌症晚期进展的重要标志事件,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20%-40%的癌症患者会发生脑转移,其中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的脑转移发病比例较高。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因为中枢系统特殊的环境和结构,使得大多数系统性治疗药物难以发挥作用,大幅增加了脑转移的治疗难度。当前,随着患者原位肿瘤有效治疗后生存时间的显著延长,脑转移...


陈凯先:从“医药大国”加速挺进“创新药强国”(图)
生物医药 制药 疫苗
2025/5/20
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中国生物医药发展取得突出成就,实现了从基本依赖仿制药物逐步走向自主研制创新药物的历史性转变并呈现出日渐增强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