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材料科学”相关记录7759条 . 查询时间(1.899 秒)
仪征化纤发布耐久型力纶
中国石化 仪征化纤 基地
2025/4/7
2025年3月28日,在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主办的2025耐久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工业应用创新论坛上,仪征化纤新品耐久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以下简称耐久型力纶)发布。
中昊晨光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投产
中国石化 有机氟材料 树脂
2025/4/7
近日,中化蓝天下属中昊晨光2.6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主体装置在四川省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内建成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
蓝海新材料项目关键核心装置开工
材料 中国石油 聚烯烃
2025/4/7
2025年3月15日上午,蓝海新材料(通州湾)有限责任公司举行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生产装置开工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步入关键核心装置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抚顺石化成功研发冷链包装蜡
抚顺石化 冷链 中国石油
2025/4/7
2025年3月17日,抚顺石化公司宣布成功研发出冷链包装蜡,标志着其在特种蜡领域实现又一重大技术突破。该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冷链包装蜡市场空白,还将有效解决行业内产品质量不稳定、应用标准缺失等问题,进一步巩固了抚顺石化在特种蜡领域的产业优势地位。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石油焦产销两旺新能源材料实现新突破
中国石化 新能源 材料
2025/4/7
2025年3月24日,春寒料峭,克石化的密闭除焦装车现场却是车水马龙,一辆辆满载石油焦的货车有序驶出。2025年1月至今,公司累计销售高品质石油焦6.73万吨,点亮新的效益增长点。
吉林石化碳纤维新品质量稳定
中国石化 吉林石化 碳纤维
2025/4/7
2025年3月24日,吉林石化传来好消息:该公司高强中模型大丝束碳纤维装置达到最优工艺条件,产品良品率稳定在90%以上,标志着吉林石化高强中模型大丝束碳纤维产品质量稳定性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废塑料升级回收和循环利用研究取得进展(图)
塑料 循环 环境
2025/3/27
全球废塑料快速增长,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目前,物理回收所得产品价值较低,而化学回收作为能够实现废塑料循环能源转化的方式备受关注。此前,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王慧和高级工程师罗虎团队,提出废塑料升级利用制石脑油,经蒸汽裂解生产乙烯单体,进而构建废弃聚乙烯塑料的循环再生和闭环利用体系。在此基础上,该团队进一步设计了非贵金属Ni基催化剂,实现了真实废塑料的选择性加氢裂化制石脑油。
四川石化锚定高端 跑出转型“加速度”
四川石化 中国石油 速度
2025/3/26
2025年3月7日,在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批来自四川石化的CI73H聚丙烯产品正接受严苛的性能测试。“这批产品的抗冲击强度优于同类产品,VOCs指标测试结果达到汽车行业PV3938标准。”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姚工说。
润滑油公司自主创新打造核心技术
润滑油 核心 技术
2025/3/26
编者按:新材料是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炼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近年来,中国石油各炼化企业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新产品产能、结构、品牌开发与升级,形成“研产销贸”一体化统筹管理模式,同时,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在新材料领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敬请关注。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在可定量降解全碳主链高分子的创制方面取得进展(图)
高分子 合成 聚合
2025/3/25
以聚烯烃、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酸酯等为代表的全碳主链高分子,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合成高分子,2020年,全球的产量超过2.2亿吨,约占塑料总量的70%。全碳主链骨架赋予了聚合物材料优异的物理和加工性能、卓越的耐化学腐蚀和耐久性、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等,然而,由于C-C键性质稳定,这类聚合物自然条件难以降解、化学降解能耗大(>400 oC)且副反应多,目前是白色污染的主体。通过共聚引入促降解...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岛团队在高各向异性热导率和极端热稳定性SiC@SiO₂陶瓷纤维气凝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异性热导率 极端热稳定性SiC SiO₂ 陶瓷纤维 气凝胶
2025/3/18
新工艺助力塑料回收利用
中国石化 塑料 回收
2025/3/18
近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创新的光触发化学工艺,能将聚合物巧妙地分解为原始单体,为塑料回收开辟了全新道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
中石化仪征化纤新材料(宁夏)有限公司成立
特种纤维 经营成本 仪征化纤
2025/3/7
日前,中石化仪征化纤新材料(宁夏)有限公司成立,将在宁夏建设年产8000吨特种纤维项目。这是仪征化纤为打造中国石化特种纤维研发生产基地,提升特种纤维市场保供能力和行业竞争力,助力特种纤维业务绿色发展而设立的全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