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安全科学技术 >>>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灾害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灾害学相关记录127条 . 查询时间(2.25 秒)
2024年4月12日,记者从阿克纠宾公司获悉,公司受洪灾影响的肯基亚克油田目前已经累计复产油井163口,帮助转移当地社区民众近200人次,抗洪救灾工作得到哈国总理的高度肯定。
中俄原油管线(CRCOP)在运营过程中,面临途经多年冻土区的埋地管线发生冻胀、融沉等冻土病害问题。多年冻土区管道不均匀沉降可能引发管道变形,还可能会导致管道失稳,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防治高油温诱发的融沉问题,成为确保中俄原油管线稳定运营的关键。
2023年12月13日,成都山地所在东川站召开工程竣工验收会议。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山地灾害大尺度动力学模拟实验平台”(简称“大平台”)历经八年的筹备、设计、施工、安装以及调试,圆满完成系统平台全部功能模块的建设并顺利通过实验测试和试运行。副所长陈晓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章波、云南大彻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工程师张祎、东川区水务局泥防所所长陈加荣...
持续的全球变暖和冰冻圈融化,加剧高寒山区环境不稳定性。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以冰崩和冰湖溃决洪水为代表的灾害事件频发,造成严重的基础设施破坏和居民生命财产损失。与冰川失稳相关的灾害过程一般具有流动性强、相态转变复杂和易形成链式灾害等特点。由于冰川失稳局部范围内的发生频率相对较低,并受到观测偏差以及地震、火山活动等非气候因素的影响,因此既往研究较难准确揭示冰川失稳灾害过程频率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性。
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增加是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洪泛湿地是甲烷排放的热点地区,但洪水对甲烷排放的影响缺乏应有的重视。
云南树轮气候研究具有较大的潜力。而在云南南部和中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高精度的气候代用资料较为缺乏。利用树木年轮高精度重建区域气候历史,助于剖析百年尺度上区域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我国西北高寒山区逐步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关键区域,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国际互联互通和边境合作的重要区域。然而,气候变暖导致的山区积雪特性快速变化,加剧了雪崩灾害风险的潜在性。例如:2023年1月,西藏林芝市派镇至墨脱公路发生雪崩,导致28人遇难;2022年2月,7名印度军方人员在中印边界巡逻遭遇雪崩全部失踪;2019年2月11日,天山果子沟突发雪崩,导致道路堵塞,车辆滞留两百余辆。雪崩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链生型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50%。滑坡堵江是一类典型链生灾害,在我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的历史强震中频繁发生,如唐家山堰塞坝(2008汶川地震)、红石岩堰塞坝(2014鲁甸地震),严重影响水电、交通等重大工程安全,强震区滑坡堵江灾害风险防控技术研究需求迫切。然而,地震—滑坡—堵江灾害涵盖强震下岩土失稳导致滑坡启动、滑体沿斜坡运动、滑体入江堆积成坝多个物理环节,...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链生型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50%。滑坡堵江是一类典型链生灾害,在我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的历史强震中频繁发生,如唐家山堰塞坝(2008汶川地震)、红石岩堰塞坝(2014鲁甸地震),严重影响水电、交通等重大工程安全,强震区滑坡堵江灾害风险防控技术研究需求迫切。然而,地震—滑坡—堵江灾害涵盖强震下岩土失稳导致滑坡启动、滑体沿斜坡运动、滑体入江堆积成坝多个物理环节,...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编制的《川西山区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图集》由地质出版社公开出版。该图集得到地质调查项目“川西山区城镇灾害地质调查”、“川西地区特大地质灾害链调查评价”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循环冻融作用下冰碛土的碎化效应及其对...
边(滑)坡下滑推力的确定一直是滑坡防治工程中的核心问题。我国边坡相关规范推荐采用传递系数隐式法进行边坡下滑推力的计算,规范中明确指出该方法适应于相邻条块倾角变化小于等于10°的缓倾滑移面边坡体,而对于倾角变化大于10°的潜在滑移面边坡体则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误差。
2022年8月23日凌晨4时左右,因短时强降雨,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乐跃镇群英村的青碉楼、张家坪子沟、老鹰岩沟和王家坡分别发生规模不一的泥石流灾害,导致36户172人受灾,经济损失60余万元。因预警和撤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2022年8月23日凌晨4时左右,因短时强降雨,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乐跃镇群英村的青碉楼、张家坪子沟、老鹰岩沟和王家坡分别发生规模不一的泥石流灾害,导致36户172人受灾,经济损失60余万元。因预警和撤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风险管理是进行安全防控和重大决策的有效手段。滑坡致灾是动力学过程,然而,当前的滑坡风险管理在考虑动力学过程方面存在不足。兰恒星课题组与John J. Clague教授(Simon Fraser University)和Renato Macciotta博士(University of Alberta)合作,首次提出了适用于电网重大工程的基于动力学的滑坡风险管理框架,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和可定制化特征...
长(L)、宽(W)和长宽比(ε, L/W)是滑坡的三个基本几何参数。长宽比被认为可以反映滑坡的运动特征。然而,当前的测量方法并未有效考虑滑坡的运动路径,因此本质上只度量了“路径无关”的几何参数,无法用于滑坡运动特征分析。同时,当前存在众多不同的滑坡几何参数(长、宽、长宽比)定义,造成了广泛的分歧和混淆,因此急需梳理和建立滑坡几何参数的术语体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