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相关记录1988条 . 查询时间(2.187 秒)
2023年11月14日,为进一步加强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学科专业建设,拓宽科技人员学术视野。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特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段灿星博士、翁建峰博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夏来坤博士、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宋新元博士到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关于玉米生物技术、植物保护方面的学术报告。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朴洙满、副院长姜立雁、科研处处长夏海丰、玉...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牵头申请的“特色园艺作物滋味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这是我校首次承担该类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由湖南农业大学牵头,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
2024年11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挖掘与利用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校,在基因组水平全面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小麦育种历史,揭示了不同层次的结构变异对小麦适应性和育种的影响,为全球种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未来小麦智能设计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组支撑以及新的视角和策略。相关研究成果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
2024年11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团队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在大豆中鉴定到一个调控大豆抗倒伏的关键基因CS1,阐明了该基因通过调节生长素的定向运输调控大豆抗倒性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2024年11月14日,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张君教授率团队成员和博士研究生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交流合作。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郭东全主持会议。
实现多个基因组位点上的不同突变类型聚合,并在遗传转化当代产生无外源转基因成分的植株,是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虽然引导编辑(Prime Editing, PE)作为一项最新的精准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实现任意类型的碱基替换以及小片段的插入或缺失,但在应用中,不同编辑位点之间的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使得在同一植株内聚合多种突变类型仍是一大挑战。此外,如何利用农杆菌转化在转基因当代获得无外源转基因成分的基因编辑植...
番茄是世界上产值最高的蔬菜作物,因其风味独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现代番茄育种关注产量和抗病性,风味育种缺乏有效的方法,引起消费者抱怨“番茄越来越没有番茄味了”。糖含量是影响番茄口感的重要因素,大多数消费者更喜欢偏甜的番茄。然而,因为糖含量与果实大小呈负相关,产量和品质是一个矛盾,现有番茄商业品种、尤其是大果番茄中糖含量普遍偏低。因此,如何在保障不影响番茄产量的前提下,培育美味的番茄品种是各国育种家努...
人工智能加速葡萄育种(图)     人工智能  葡萄  育种       2024/11/20
2024年11月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作物组学大数据与应用创新团队绘制了首个葡萄图泛参考基因组、基因型图谱和农艺性状图谱,开发了一种利用机器学习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该方法有望大幅缩短葡萄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并为其他多年生作物育种提供方法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 由于葡萄生长周期长、基因组杂合度高,利用杂交技术进行葡...
2024年10月30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发布2023年度全国主要粮油作物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选育的“京丰一号”“中甘21”“中甘11号”“中甘8398”“中甘15号”“晚丰”入选全国结球甘蓝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棉花生物技术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开发了一种用于验证蛋白与DNA互作的SRS(SGR1-based reporter system)系统,该系统具有高效、可靠、智能化、可视化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近日,从第三十一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国内科技企业签署成果转化合同,高油高产大豆转化体获得转化。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联合国内高校等单位,解析了现代玉米育种过程中雄穗弱化与耐热性间的博弈选择规律,明确了应对高温的雄穗小穗数的关键阈值,为玉米耐高温育种及全球不同玉米种植区的宜植品种选择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绿色轻简超级稻遗传解析与分子育种创新团队联合多家单位,揭示了杂种不亲和位点在植物中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自交会促进孟德尔分离畸变因子(又称自私超基因)在群体中的传播,这一发现为作物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
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优质抗逆饲草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项目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干旱半干旱区肉牛奶牛规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分子设计育种团队和辣椒育种团队联合构建了辣椒基因组的高质量完成图,相关成果以“The Gap-free Genome of Pepper Reveals the Transposable Element-driven Expansion and Rapid Evolution of Pericentromeres”为题发表在《植物通讯(Plant Commu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