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化学工程”相关记录5652条 . 查询时间(6.51 秒)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揭秘遇热收缩的下一代锂电池正极材料 助锂电池“返老还童”(图)
电池 材料 智能
2025/4/17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在下一代锂电池高比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这种正极材料在受热时会“收缩”,而这种“收缩”行为可以帮助老化的电池恢复电压,实现电池“返老还童”。这为开发更智能、更耐用的下一代锂电池提供了全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研究发现边缘海细菌转化可增加海洋碳汇(图)
细菌 有机 活性
2025/4/21
2025年4月17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袁华茂研究团队联合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GEOMAR),在国际学术期刊Water Research上发表题为“Enhanced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marginal seas through bacterial transforma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D/L-氨基酸示踪,发现边缘海活性有机碳可通过细菌...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分子胶水界面锚定技术实现高效大面积钙钛矿组件涂布印刷制备(图)
分子 界面 太阳 电池
2025/4/20
2025年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薄膜硅太阳电池研究组(DNL1606组)杨栋研究员和刘生忠研究员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规模化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分子胶水界面锚定技术,实现了高效、大面积钙钛矿组件涂布印刷制备。

中国科学院二氧化碳电合成多碳产物研究获进展(图)
合成 催化剂 活性
2025/4/17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被视为实现高质量“碳循环”的关键路径。其中,将CO2高效转化为含两个碳原子以上(C2+)的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经济价值。然而,现有Cu基催化剂面临高电流密度下传质受限导致活性下降以及催化层电解液“水淹效应”导致活性位点稳定性骤降两个难题。如何突破活性与传质之间的平衡关系成为领域的瓶颈。
破解化工污染治理三大“痛点”
污染治理 中国石化 痛点
2025/4/17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乔旭教授牵头研发的嵌入临氧裂解过程的“三废”治理与化学品生产耦合关键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该技术通过源头绿色、原位减量和嵌入治理三个创新点解决了化工行业污染治理效果差、过程集成度弱和资源利用率低这三大“痛点”,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中国石化催化油浆膜过滤技术工业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石化 催化裂化油浆膜 过滤技术
2025/4/21
近日,记者从集团公司科技部、湖南石化、金陵石化在南京联合主办的催化油浆膜过滤技术工业应用推广会上获悉,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仅显著提升油浆净化效率,而且为高端炭材料原料预处理提供了低成本、低能耗解决方案,在炼化行业具有广阔的工业推广应用前景。截至目前,集团公司应用该技术的4套工业装置,实现近三年连续稳定运行,各项指标均优于设计值。

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构建出氮化碳负载铜原子簇催化剂(图)
原子 催化剂 金属
2025/4/17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基于少原子团簇催化剂精准可控的结构与金属聚集效应等优势,通过原子级活性位点的设计与多原子协同作用的调控,构建出氮化碳负载铜原子簇催化剂(Cu3/CN)。这一催化剂在苯选择氧化制苯酚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微球型沸腾床加氢催化剂生产装置投产
中国石化 催化剂 微球
2025/4/15
近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吨/年微球型沸腾床加氢催化剂生产装置,在催化剂大连有限公司一次开车成功,首批产品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并顺利发货出厂,标志着微球型沸腾床加氢催化剂成功突破传统间歇性、分段式、小规模的生产模式,已具备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清洁化工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催化剂公司核心竞争力。
辽河石化 沥青公司拳头产品 荣获行业贡献奖
辽河石化 沥青 贡献奖
2025/4/21
近日,由百川盈孚主办的“2025(第十八届)沥青行业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辽河石化沥青公司荣获“2024年水工沥青行业贡献奖”,彰显了其在水工沥青领域的服务能力和行业贡献。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2R被内源性配体LTD4激活的结构基础(图)
结构 蛋白 反应
2025/4/12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尹万超团队联合临港实验室蒋轶团队、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团队,揭示了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2R与内源性配体LTD4的特异性结合模式,并在分子层面阐述了受体激活机制,为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结构基础,有望推动靶向CysLT2R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

中国科学院广州健康院科学家发现线粒体应激调控干细胞命运的“线粒体遇见”mtMET新模式(图)
细胞 蛋白 反应
2025/4/13
2025年4月9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团队与广州医科大学应仲富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inhibits pluripotency acquisition and mesenchymal-to-epithelial transition in somati...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研究组揭示自噬蛋白ATG-9调控溶酶体的功能(图)
张宏 蛋白 酶 活性
2025/4/19
2025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院士团队在自噬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揭示了自噬关键蛋白ATG-9通过调控磷脂翻转酶活性,促进受损溶酶体修复的分子机制。该发现为溶酶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该篇题为"The autophagy protein ATG-9 regulates lysosome function and integrity"的文章于2025年4月...
大庆油田自主品牌化学助剂海外亮相
大庆油田 自主品牌 化学助剂
2025/4/14
2025年4月2日,大庆油田昆仑集团开普化工公司内,依然忙碌。工程师陈安强和朱伟正全神贯注地研读伊拉克哈法亚油田的投标文件,针对哈法亚油田的实际工况,反复优化破乳剂配方。

中国科学院研究开发出合成氨的高效氰胺金属化合物电催化剂(图)
合成 金属 催化剂
2025/4/12
金属氰胺化合物是有机-无机复合化合物体系。相比于O2−无机阴离子,准线型[NCN]2−作为有机阴离子功能基元,增加了金属氰胺化合物晶体结构的空旷度;长链结构的[NCN]2−能够调控金属位点电子离域性和配位环境。因此,金属氰胺化合物的这一特定结构可能出现氧化物中未观察到的独特电化学性质。这一特点可激发新的研究方向,并可为未来的电催化系统开发性能优越的新型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