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天文学相关记录3893条 . 查询时间(4.852 秒)
地球上耸立的高山、坚硬的岩石会在风力、流水、冰川和生命活动等日复一日的风化作用下,逐渐形成我们脚下松软的土壤。荒凉贫瘠的月球上尽管缺乏大气和水流,也没有生命,但仍然存在着显著的风化过程。这是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其表面直接暴露在了严峻的太空环境中,月表物质的结构、形态和成分等会在来自太空的陨石和微陨石撞击、太阳风辐照等极端太空环境作用下不断改变,发生太空风化,这是月球、水星、小行星等多种...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光谱学研究团组对嫦娥五号月壤进行了实验室光谱测试与分析,反演了月壤成熟度,揭示了月球年轻玄武岩风化和元素特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
2024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领衔的科研团队联合发布了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Closeby Habitable Exoplanet Survey,CHES),详细介绍了该项空间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有效载荷配置、任务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等内容。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图1)发表在《空间科学学报》。
紫金山天文台银河画卷团队首次揭示了星际分子云的流量-亮度关系,相关研究成果以“On the Flux–Intensity Relation of Molecular Clouds”为题于2024年6月10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2024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郭彦君博士与合作者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上发表了基于LAMOST DR8中早型速逃星星表及其性质的研究工作。该研究通过利用LAMOST DR8中已发表的早型星星表及其视向速度测量值,结合Gaia DR3所提供的天测数据,证认出了229颗早型速...
2024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研究团组闫冬冬博士及其合作者首次同时重现了系外行星HAT-P-32b在光学和近红外波段透射光谱的观测,研究了其逃逸大气的性质。该研究提出尽管下层大气有超过100倍的太阳金属丰度,其高层大气的金属丰度很可能接近太阳丰度,并表明主星有非常强的活动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Astronomy & Astrophysics)杂志...
2024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光谱学研究团组对月球南极地区矿物与挥发分开展了研究,获得了南极的矿物组成及OH/H2O空间分布特征。成果先后发表在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和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2024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引力波研究团队通过对黑洞微扰理论的研究,发现了适用于任意天体物理环境和极端质量比旋近系统的引力波计算方法。相关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物理、力学和天文学(英文版)》上。
2024年来,对黑洞的研究以及黑洞Kerr时空假设的验证在天体物理学界备受关注,目前已运用各种观测手段来详细研究黑洞周围的强引力场区域,比如引力波,事件视界望远镜(EHT)的黑洞阴影成像和用多波段分析黑洞周围动力学性质以验证广义相对论的预测。其中,在多高的精度上能检验黑洞周围的Kerr时空是主要研究热点与难点。
2024年6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引力波研究团队通过对黑洞微扰理论的研究发现了一种适用于任意天体物理环境和的极端质量比旋进系统的引力波计算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5月8日发表在《中国科学(英文版):物理、力学和天文学》(SCIENCE CHINA: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上。
南京大学郭云浪博士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王博研究员等人在毫秒脉冲双星领域获得了新进展,为最短轨道周期黑寡妇毫秒脉冲星PSR J1953+1844提供了一种供选择的形成通道。国际科学期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在线发布了这一题为“The He star donor channel towards the black widow PSR J1953+1844”的成果。
2024年6月6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副研究员吴程远及其合作者研究了氧氖白矮星与碳氧白矮星并合天体发生超新星爆炸后的光变演化,发现这类超新星爆炸可以解释Icn型超新星2019jc的观测特征,暗示了这类超新星可能存在不同的起源。这一成果以"Light curves of the explosion of ONe WD+CO WD merger remnant and type Icn supern...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与云南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利用了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和1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的成像数据,对2022年5月9日至10日间发生的太阳活动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了X1.5级太阳耀斑如何导致太阳黑子磁场的显著重新排列。相关研究成果"Rearrangement of sunspot magnetic field caused by an X1.5 ...
2024年3月8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1米大视场望远镜(NOWT)拍摄到一颗移动天体,次日,星明天文台半米望远镜(HMT)对其进行后随观测,并将数据上报至国际小行星中心(MPC)。该目标最初由德国天文学家Robson Hahn于4月10日作为近地天体候选体(NEOCP)报道,随后该目标被MPC指定临时编号2024 FG9,并在电子通告MPEC 2024-G199上发布。 2024年6月1日...
月表水的来源和保存是月球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月球水资源的分布和提取利用、认识无大气天体表面水的形成演化以及类地行星水来源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的遥感探测和样品分析揭示了月壤中普遍存在太阳风成因水(OH/H2O),然而太阳风成因水的演化以及月表分子H2O的存在与否仍存在争议,限制了对月表水形成和保存过程的认识,需结合月球样品分析开展深入的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