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病毒学 >>> 病毒生物化学 分子病毒学 病毒生态学 病毒分类学 病毒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病毒学相关记录1270条 . 查询时间(2.732 秒)
微塑料被认为是环境中的新污染物之一,几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结构,微塑料不仅可以为一些微生物(如病原菌等)提供生长繁殖的“庇护所”,通过塑料保护或形成生物膜等方式规避能灭活病原菌的有害因素如紫外线或消毒剂等。同时,微塑料还可能为一些有害微生物提供“筏子”,病原菌搭载这一“免费便车”可以从陆地、大气及江河湖海中长距离传输,甚至洲际尺度扩散乃至全球迁徙,进而可能对生态系统稳...
虫媒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引发疫情,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但特异性防治手段却极其有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SFTSV)是近年来在亚洲国家持续流行的新型布尼亚病毒,其经蜱虫叮咬实现跨种传播,在蜱虫活动季节如5-8月份引发感染高峰。人感染后的典型症状为持续性发热、胃肠道不适、白细胞及血小...
原核生物(细菌和古菌)在和噬菌体长期的竞争过程中进化出丰富多样的抗病毒系统,这些系统可以通过切割或者修饰核酸物质,或消耗原核生物生长必需的代谢物来实现抗病毒目的。针对原核生物抗病毒免疫系统的研究不但能够促进我们对于抗病毒免疫系统的功能、起源和进化的理解,还能推动基于这些免疫系统开发出重要的生物学工具。2024年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邓增钦团队和合作团队揭示了包括NADase/Ago和III-...
2024年5月30日,Cell旗下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Therap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苏枭研究组的合作研究论文:Activation of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α7 subunit limits Zika viral infection via promoting autophagy and ferroptosis。
2024年5月3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峰团队在ACS Nano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ransformation of a Viral Capsid from Nanocages to Nanotubes and Then to Hydrogels: Redirected Self-Assembly and Effects on Immunogenicity的研究论文。该...
2024年5月29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胡志红研究员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未配对的括号或引号!AcMNPV P74 is cleaved at R325 and R334 by proteinases of both OB and BBMV to expose a potential fusion peptide for...
污水及其处理过程逸散的生物气溶胶包含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对区域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均存在潜在危害。特别是近年大规模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频繁爆发,引起了全球关于生物气溶胶传播途径的极大关注。然而对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生物气溶胶的产生机制、逸散规律和其影响因素尚不十分清楚。
紫外光(UV)是一种具有高能量的电磁辐射(200-400 nm)。早在一百二十年前,尼尔斯·瑞伯格·芬森发明了基于紫外光的皮肤结核病(寻常狼疮)光疗方法,获得了诺贝尔奖。一百多年后,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的流行,紫外光凭借其强大的杀菌功能再次引起广泛关注。紫外光在工业和医疗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杀菌消毒、植物生长照明、光疗和防伪等。然而,高效紫外发光材料和设备的发展却落后于同类可见光发光产...
2024年5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钟劲研究组的研究论文:A novel BSL-2 Lassa virus reverse geneticssystemmodeling the complete viral life cycle。拉沙病毒(Lassa virus, LASV)可感染人类,导致拉沙出血...
2024年5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伟波课题组于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Modular Biomimetic Strategy Enables Discovery and SAR Exploration of Oxime Macrocycles as Influenza A Virus (H1N1) Inhibitors”的...
为保护公众免受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日常饮用水以及生活用水都经历消毒过程。其中,由于低成本和高效消毒能力,含氯消毒剂(如氯、氯胺和二氧化氯)应用尤为广泛。在消毒过程中,含氯消毒剂与水体中的无机物或有机物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消毒副产物 (DBP)。目前已在饮用水中鉴别出包括三卤甲烷 (THM) 和卤代乙酸(HAAs)等700余种消毒副产物。其中HAAs作为非挥发性DBPs广泛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地...
青藏高原通常被称为“第三极”的中心,不仅是亚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还在中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是指常年温度维持在0℃或以下,且至少连续两年保持冻结状态的岩土层,是丰富的休眠状态生命形式的储存库;其独特性深刻地影响着气候变化下的全球碳循环。研究多年冻土中的病毒群落对于扩大我们对类似极端气候地区的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风险至关重要。2024年5月1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
2024年4月26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谢芳研究组题为“RinRK1 enhances NF receptors accumulation in nanodomain-like structures at root-hair tip”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百脉根类受体激酶RinRK1促进结瘤因子(NF)受体在根毛...
氧作为电子传递链中的最终电子受体,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能量产生不可或缺的关键因子。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是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尽管人们早已意识到:氧对于机体抗病毒作用可能至关重要,但对于其中的内在机制还知之甚少。
2024年4月2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龚睿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研发了针对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的高效人源中和抗体,相关结果以“Potent human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Nipah virus derived from two ancestral antibody heavy chai...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