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园艺学 >>> 食用菌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食用菌相关记录291条 . 查询时间(2.365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在Journal of Fungi(IF=5.81)上发表了题为“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nalyses Reveal Genetically Distinct Nuclei within a Commercial Cultivar of Lentinula edod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HiFi[[[+]]]Hi-...
CCTV10科教频道播出,现场揭晓2021年度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菌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荣获2021年度科普人物奖。李玉院士长期从事菌物科学和工程产业化研究,积极投身全国脱贫攻坚事业,把科普宣讲融入平时的扶贫工作,他率领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区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31个,帮助近800多个贫困村,3.5万贫困户实现彻底脱...
黑木耳种植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在林区生长”的特性,因此在龙江森工林区,黑木耳产业发展越来越快。林区的黑木耳占了天时地利,品质优异,越来越受市场欢迎。
2022年1月21日,为促进本所职工积极准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敦促申请人员尽快完成项目申报书的写作和修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召开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推进会。会议由所党总支书记鲍大鹏主持,各科室主任及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各申请人介绍了自己申报书的准备情况和进度,以及申报书第一稿的预计完成时间。鲍大鹏就每一位申请者的发言给予了真诚的建议,希望大家春节前能完成第一稿。同时,他强调...
2022年1月10日,河南省三门峡市委常委、卢氏县委书记王清华代表县委、县政府,前往河南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望慰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育种团队驻厂科技人员。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史锁茹陪同慰问。金海公司张秀芬副总经理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王清华指出,技术就是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企业创新进步的法宝,一定要吸引广大的科技人员投身到企业。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鲍大鹏对7位科技人员在蹲点期间所做工作给予了肯定,也对科技人员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希望科技人员遵守食用菌所以及蹲点基地规章制度;二是希望科技人员能把握住蹲点的机会,寻找科学问题,通过专业的知识不断为企业解决各种问题;三是希望科技人员能作为研究所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四是希望蹲点结束后工作能继续延续,解决科学问题,为企业赋能。
2022年1月5日,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胡薇教授一行3人到国家菌种资源库(NMRC)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进行调研。调研组首先参观了国家菌种资源库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并对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种类、保藏条件及共享服务等工作进行了详细了解。参观后,调研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微生物资源团队及食用菌遗传育种与栽培团队进行了座谈。
为进一步落实对盱眙黄花塘革命老区的科技帮扶工作,1月3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赴盱眙黄花塘镇开展专题调研,盱眙县委副书记王兴国、副县长张远涵参加调研。座谈会上,双方针对编制黄花塘镇“十四五”农业发展规划、发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平台作用等事项展开讨论交流,围绕农产品加工、桑黄菌产业发展、葡萄种植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提出下一步将加快起草双方合作方案,创新运行机制,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聚焦...
记者2021年12月21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近日在云南发现2个白块菌新物种:松露块菌、曲靖块菌。二者都具有一定食用和经济价值。块菌隶属盘菌目块菌科,是一类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其中以意大利白块菌和法国的黑孢块菌最为名贵,被誉为“厨房里的钻石”“地下黄金”等。因其生长在地下,依靠猪、鼠、兔等哺乳动物传播,常被中国西南各地百姓叫做“猪拱菌”,商业上多称为“松露”。
近日,四川省农科院资环所食用菌研究中心谭昊副研究员用沙漠砂代替土壤作为羊肚菌栽培基质,在甘肃河西走廊的沙漠中取得良好的出菇效果,为西北荒漠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高值产业支撑,同时具有提升沙漠砂有机质含量的生态潜力。羊肚菌生长周期短、利润率高,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成为中国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助力。目前羊肚菌栽培多数选用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但能否开发利用有机质含量较少的沙漠化、半沙漠化土地资源种植羊肚...
2021年12月19日,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产业提升工程项目“香菇菌包精准化制作及品质提升关键技术(2019YQ020)”现场测产验收暨观摩培训会在惠民项目示范基地顺利召开。山东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万鲁长、项目主持人任海霞及项目组成员、惠民艺腾粮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园区从业人员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2021年12月15日,湖北省食品工业协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中心举行了湖北省食品工业协会特聘首席专家颁证仪式,加工所熊光权研究员被聘为湖北省水产加工首席专家,高虹研究员被聘为湖北省食用菌加工首席专家。
为促进绣球菌产业又快又好发展,加快绣球菌新品种的示范推广。2021年12月10日,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特色食用菌育种攻关与产业化开发》项目组在福建天益菌业有限公司(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召开了绣球菌新品种‘闽绣2号’生产示范现场观摩会。福建省农产品加工推广总站、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市种子服务站、课题组成员、企业...
2021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进行调整优化,打破产品和产业界限,横向整合科技资源,组建11个北京市创新团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七人入选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分别是粮食作物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荣焕、食用菌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刘宇、家禽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刘华贵、渔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朱华、生态循环低碳发展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燕继晔、景观休闲农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黄丛林、产业经济与政策创新团队...
为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2021年12月10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邀请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生物研究所所长Paul Rainey教授做线上学术报告。蔬菜所党委书记姚汉年及35名科技人员参与了报告会,会议由食用菌研究室主任刘明主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