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学 >>> 水体环境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体环境学相关记录344条 . 查询时间(5.24 秒)
作为一种光合作用生物,湖泊浮游植物的生长状况既受氮磷等生源要素影响,也受温度、光照等物理生境的影响。对于浅水湖泊而言,底泥再悬浮强烈且非藻类浊度高,加之相对较高的氮磷水平,常使得整个水柱中营养盐不能被浮游植物充分利用,而相对下层的水体中,光的不足限制了藻类生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邹伟博士等人通过分析太湖2005~2020年逐季观测数据发现,光是太湖藻类生长的关键限制因子之一。风速下降显...
2022年1月17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吴正岩和张嘉团队与东华大学蔡冬清教授合作,在重金属镉的污染修复方面取得进展。该工作研制出一种高效去除水体中镉的纳米原电池系统,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已被环境领域核心期刊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接收发表。
鲸豚类主要依赖声呐顺利地完成导航、捕食和交流等重要的生命活动。而人为水体噪音污染作为一种新兴污染源会严重干扰鲸豚类声呐功能的正常发挥。人为水体噪音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对生活在淡水生态系统(例如河流和湖泊)的鲸类的影响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长期致力于长江淡水豚类的保护生物学以及长江水体噪音污染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长江水体噪...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水体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大量生产生活废水直排进入塘、渠、溪流等,严重威胁水体安全和人类健康。修复水网系统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是提高水体流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前期研发的塘渠水网系统在消纳农业面源氮磷污染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然而水网系统的微生物聚磷代谢机制尚不明确,根系分泌物如何调节根际微生物,进而影响水网系统养分去除的机制尚不清楚。
人为富营养化是全球淡水生态系统面临的重大威胁,其中有害蓝藻水华是水体加速富营养化的重要表征。氮和磷是淡水湖泊中有害蓝藻水华发生的关键控制要素,为了有效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必须首先要确定氮磷元素的优先控制程度。湖泊中营养盐限制模式取决于营养盐的外源负荷和内源循环过程,水体内源营养循环可以改变湖内养分的可获得性,引起氮、磷的季节性变化,从而影响蓝藻水华的发生动态。
有害蓝藻水华正在全球淡水生态系统中蔓延,对饮用水供给、水产品生产、娱乐和旅游活动造成不利影响。理解有害蓝藻水华发生的环境驱动要素和发生机制对于保护受影响水体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幅员辽阔,地势呈三级阶梯状逐级下降,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千差万别,位于三级阶梯的湖泊由于形态、化学特征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导致湖泊的营养浓度、营养状况和浮游植物营养盐利用效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因...
河道输入、面源流失以及工业与生活废水等外源途径进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磷最终蓄积于底泥中,被称之为内源磷。蓄积于底泥中的磷并非永久被埋藏,而会在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再次进入上覆水体,造成湖水中磷的浓度和水平升高,引起湖泊富营养化及蓝藻水华等环境问题。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23倍,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达到了30%。湖库是大气甲烷的重要来源,定量测定湖库水体溶解甲烷浓度对研究碳循环以及估算全球甲烷收支具有重要意义。
溶质是河流中流动性最强、含量最丰富的物质之一,是河流物质输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大气沉降以及人类活动等。深入研究河流溶解性固体有助于理解流域地质环境、水文及化学风化特征,阐明水化学及元素生物化学循环过程,认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耿增超教授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科院一区Top,IF="9.297)" 上发表题为“Synthesis" of a novel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carbon material and its highly selective Cr(VI) removal in wastewater”的研究论文,...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3月2日发布消息说,该院水环境遥感团队近日已解决水体的定量化处理精度和海量数据批处理效率的科学难题,形成以黑臭水体光谱识别模型和高分批处理技术为核心的业务体系,可为城市筛查、整治黑臭水体工作提供有效科技支撑。目前,中科院空天院水环境遥感团队成果已在生态环境、水利、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多个部委开展业务化应用,并被纳入国家监管业务体系。其中,服务生态环...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水环境遥感团队解决了水体的定量化处理精度和海量数据批处理效率的科学难题,形成了以黑臭水体光谱识别模型和高分批处理技术为核心的业务体系,应用于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筛查,支撑了生态环境部城市黑臭水体监管工作。黑臭水体是水体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目前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十四五”水环境治理设定新目标: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水体面...
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预计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台风事件(也称为热带气旋或飓风)的强度将持续增加,由此带来的强风和暴雨灾害事件将造成当地经济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损失。深水型水库和湖泊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服务价值,这些水体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水体上下分层,例如表层水体(湖上层)藻类较多和底层水体(湖下层)营养丰富。强风引起的混合扰动可以将深层水体的营养物质带到光照充足的表层水体,而强降雨还可能会增加水体的陆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运林研究组近日在Wate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Remote sensing estimation of water clarity for various lakes in China”的研究论文。水体透明度表征水体清澈程度和透光能力,是描述水质好坏最直观的参数及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的主要指标。水体透明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水体真光...
2020年12月29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正式发布《城市黑臭水体遥感监管技术规范》、《城市水体水色遥感分级技术指南》、《面向城市面源污染监测的典型城市下垫面遥感提取技术指南》和《面向黑臭水体监管的城市建成区遥感提取技术指南》4项团体标准,标准编号分别为“T/CSES 15-2020、T/CSES 16-2020、T/CSES 17-2020、T/CSES 18-2020”。该系列标准是“十三五”水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