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玻璃与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玻璃与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记录98条 . 查询时间(2.323 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徐宁、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Andrea J. Liu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Sidney R. Nagel合作,在非晶固体特别是Jammed固体和玻璃态的振动特性研究中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最近,在非晶固体负载不稳定性的研究中也取得进展,11月20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玻璃是典型的非晶固体,通常处于复杂...
最近,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陈明伟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在金属玻璃结构空间非均匀性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阐明了非晶体系空间非均匀性的结构起源,为揭示玻璃转变、非晶形变机制等核心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科学启示。其相关研究成果“Correlation between local structure order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a metallic g...
我校物理学院徐宁教授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Andrea J. Liu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Sidney R. Nagel教授合作,在非晶固体特别是Jammed固体和玻璃态的振动特性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最近,他们在非晶固体负载不稳定性的研究中又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11月20日在线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最近, 汪卫华研究组博士生罗鹏在汪卫华院士、闻平副研究员和白海洋研究员的指导下,通过向金属玻璃施加一个微小的力,比如拉长金属玻璃,然后在保证玻璃长度不变的同时探测这个力随着时间的衰减,他们发现向玻璃施加的力通过两个不同的过程来释放,而非以往认为的简单的单一过程。“研究发现,玻璃态的弛豫过程分为两步:首先发生快模式,对应于原子尺度内应力驱动的类弹道运动,此时系统被限制在势能阱中;随后体系越过能量势垒...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院张洁课题组在二维无序颗粒体系中玻色峰本质的研究中获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玻色峰,是指在无序体系中低频区域相对于德拜模型有过剩的态,具体可以表现为在态密度曲线的某个特征频率以及比热容曲线的特定温度上有个峰,或者在热传导曲线对应温度有个平台。虽然玻色峰被理论、模拟以及实验进行过广泛的研究,但它的本质目前还是备受争议。
2017年5月11日,应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冲击环境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邀请,法国雷恩大学--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玻璃和陶瓷实验室主任章向华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一级主任研究员)访问材料学院,并做了题目为“Glass and ceramics for imaging beyond the visible”的学术报告。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助理张加涛教授,重点实验室朱时珍教授以及学院和实验室其他老师...
[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刘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著名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响因子IF=25.4,2017,DOI:10.1039/C7EE00102A)上发表了题为“Controlled Red Phosphorus@Ni-PCore@Shell Nanostructure as an Ultralong Cy...
1959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研究者首次发现非晶合金(又称金属玻璃或液态金属)以来,其优异的性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变压器、医疗器械、运动器材、电讯产品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每一种常用的晶体材料合金体系都有确定的相图,依据相图可以方便地调控其组织结构,获得理想的综合性能。
2017年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凯盛集团所属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东旭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超薄信息显示玻璃工业化制备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开发”成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第一完成人、国际玻璃协会顾问委员会主席...
块体金属玻璃室温塑性差及难以成型是非晶材料研究领域的国际性难题。近日,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张启东在导师祖方遒教授的指导下,创造性提出并成功实现了一种用于块体金属玻璃增塑的高流变成型方法,在金属玻璃增塑及成型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该项研究的初步成果发表在材料领域国际著名期刊《Materials Letters》上,并获得了非晶材料领域顶级权威、加州理工W.L. Johnson教授的关注和...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盛志高研究组、斯坦福大学沈志勋研究组、日本理化研究所川崎雅司研究组,与泰国苏兰拉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密切合作,以复杂氧化物的多重量子玻璃态为对象,利用高分辨的近场微波阻抗显微镜(near-field microwave impedance microscopy),首次对玻璃态的动态行为进行了直接观测。科研人员通过...
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正六边形“蜂窝状”薄膜,在光、电、热、力等方面具有优异性能。而20万片石墨烯加在一起,才相当于人类的一根头发丝粗细。日前,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领导的团队经过3年多的努力,在玻璃表面成功实现了石墨烯的直接生长。此成果有望加速石墨烯材料与玻璃产业的融合,推动石墨烯玻璃大规模应用。《自然—材料》杂志近日对这项研究进行了报道。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研究员王宇杰研究组通过研究硬球玻璃的模型体系——颗粒体系,揭示玻璃化转变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结构相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颗粒体系是研究玻璃化转变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模型体系,对揭示玻璃化转变的物理机制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在这项研究工作中,王宇杰研究组利用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及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和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先进光源32ID线站的同步辐射高速CT成像技术,对三维...
稀土掺杂激光玻璃材料一直是光学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近年来,2-3μm激光玻璃材料在医疗、光通信、环境监测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目前市场上的产品玻璃光纤ZBLAN,但是其物化性能、机械性能较差,特别是国内对开发新型的、物化性能较好,并且兼具发光性能的中红外发光材料研究较少。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研究了含有少量氧化碲的氟铝酸盐玻璃作为中红外发光材料的可能...
增材制造作为一项前瞻性、战略性技术,主要面向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汽车、模具以及生物医疗等高端领域,直接制造三维复杂结构,解决传统制造工艺难以甚至无法加工的制造难题。由于其工程应用性很强,领域跨度大,对未来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的发展十分重要。然而,从总体来看,国内外增材制造研究和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现有增材制造专用材料性能不足、种类偏少、成本较高,是制约增材制造技术推广的薄弱...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