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起源与演化学 人类形态学 人类遗传学 分子人类学 人类生态学 心理人类学 古人类学 人种学 人体测量学 人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01-3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类学相关记录728条 . 查询时间(3.067 秒)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的中科院“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于北京时间5月2日在国际学术刊物《自然》(Nature)杂志正式在线发表。该成果是陈...
陈发虎院士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于北京时间2019年5月2日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杂志在线发表。陈发虎院士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团队主要成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东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吴秀杰、裴树文及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蔡演军等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位于安徽省东至县的华龙洞进行连续5年的系统发掘,发现距今约3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30余件,并研究揭示这一时期东亚大陆人类已经出现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的趋势,提供了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以及从古老型人类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的新证据。
距今30-13万年的中更新世晚期是东亚古人类演化的重要时间段。直立人消失与古老型智人繁盛、演化多样性与不同古人类成员出现以及古老型人类向早期现代人演化等一系列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由于以往发现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大多破碎、或年代存在不确定因素,古人类学界对这一时期东亚古人类演化的许多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因此,年代可靠、保存状态良好的人类化石对于研究和论证这一时期人类演化过程尤为重要。近日,《美...
《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4月25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团队对尾羽龙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博士研究生裘锐等的论文详细描述并命名了发现自辽宁义县王家沟早白垩世义县组的一尾羽龙科新属种——干戚刑天龙(Xingtianosaurus ganqi)。干戚刑天龙与其它已知的尾羽龙科属种的主要区别包括背椎椎体侧凹接近椎体背缘,肩胛骨长度短于肱骨,尺骨长度...
2019年4月26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Human Genome Meeting,HGM 2019)上,复旦大学副校长、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院长、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PI、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金力院士荣获由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man Genome Organisation,HUGO)颁发的卓越科学成就奖。会议期间,金力院士受邀作了题为“从基因组到表型组”的大会特邀报告。他指出,在人...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院重点实验室马柱国研究团队的段建平副研究员,联合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武培立博士等国内外10位共同作者,从气温的季节性变化(夏-冬温差)入手,利用观测资料、树轮等代用资料和气候模式资料检测了人类活动对气温变化影响的早期信号及开始时间。研究发现,观测资料显示的气温季节性弱化,实际开始于19世纪 60-70年代,而且同步地发生在了青藏高原、欧洲甚至北半球的中高纬...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的博士研究生马姣与其导师胡耀武、王元等研究人员合作,对广西崇左晚更新世岜仙洞遗址的三个亚洲象个体的牙齿(1件DP4,2件M1),运用了国际上最新的取样方法,即牙齿序列取样(顺着亚洲象臼齿的生长发育方向截取多个样品),将3件牙齿分别获取的13、35和23个样品开展了稳定同位素(C、O)分析,以期了解整个牙齿生长发育期间食物来源...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的博士研究生马姣与其导师胡耀武、王元等研究人员合作,对广西崇左晚更新世岜仙洞遗址的三个亚洲象个体的牙齿(1件DP4,2件M1),运用了国际上最新的取样方法,即牙齿序列取样(顺着亚洲象臼齿的生长发育方向截取多个样品),将3件牙齿分别获取的13、35和23个样品开展了稳定同位素(C、O)分析,以期了解整个牙齿生长发育期间食物来源...
《人类进化杂志》日前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邢松与西班牙同行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桐梓人牙齿形态。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显微断层扫描(micro-CT)、几何形态测量、非测量性状对比等重新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贵州桐梓发现的4颗古人类牙齿进行了综合形态学研究。研究发现,桐梓人牙齿形态相对直立人表现出进步趋势,但仍然较现代人原始,代表过度类型的古老人类。
《人类进化杂志》日前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邢松与西班牙同行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桐梓人牙齿形态。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显微断层扫描(micro-CT)、几何形态测量、非测量性状对比等重新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贵州桐梓发现的4颗古人类牙齿进行了综合形态学研究。研究发现,桐梓人牙齿形态相对直立人表现出进步趋势,但仍然较现代人原始,代表过度类型的古老人类。
2019年3月29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云霞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锋教授团队以及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Pierre F. Ray教授合作,以“TTC21A基因缺陷导致弱畸精子症” 为题在国际遗传学权威杂志《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发表。此研究发现了导致人类弱畸精子症的新致病基因TTC21A,首次阐述了TPR蛋白与人类男性不育之间的关系。此成果的发表也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团...
2019年3月26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2019-2020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收录期刊目录。我所主办的《人类学学报》被收录入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 《人类学学报》是我国人类学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核心刊物,主要发表人类学、考古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原始研究报告及综合性学术论文,在人类起源和现代人起源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3月19日在日内瓦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与相关利益攸关方广泛协商,制定一个强有力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治理框架。经过两天的审查和密集磋商,世卫组织新成立的人类基因编辑全球治理和监督标准咨询委员会得出结论,现阶段开展人类生殖细胞系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是“不负责任的”。
一项关于大鼠体型随时间变化的研究让我们可以看到神秘人类弗洛雷斯(Homo floresiensis)的栖息地- 由于它的身材矮小而被称为“霍比特人”(Hobbit)。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