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遗传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遗传学相关记录485条 . 查询时间(1.078 秒)
精英论坛学术报告-瞿礼嘉。
全基因组复制(或古多倍化)在被子植物进化历史中普遍存在,但古多倍化事件在“生命之树”上的具体分布及其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多倍体一般存在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两种形式。同源多倍体是指同一个体内的基因组自我复制或同一个物种内不同个体间的杂交并导致基因组加倍,而异源多倍体是指不同物种间杂交并导致基因组加倍。相比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的基因组通常表现出更高的可变异性。因此,理论上异源多倍体可能具有...
2023年4月16日至18日,滇西北野生植物种质资源采集与保存技术培训班在云南丽江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班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主办,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云南丽江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丽江高山植物园、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承办,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丽江市林业和草原局协办。
大豆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子大小和粒重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产量构成的要素之一。然而,人们当前对大豆种子粒重调控机制的认识仍十分有限,因此挖掘粒重调节基因并解析其分子机制,对培育优质的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热带稻种保护与遗传改良研究组致力于热带稻种适应于水、陆生环境的遗传基础及生物学机制解析,挖掘稻种资源适应极端环境的特异性状与其育种利用价值,开展旱直播陆稻育种研究。鉴于育种学的学术背景与植物性状生物学功能的独特视角,徐鹏研究员2018年在版纳植物园园区内发现藤蔓植物蔓性野牡丹(Heterotis rotundifolia)气生根大量分泌黏液的生...
2023年4月20日,从《云南省学位委员会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2年度云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获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博士毕业生贺亮亮、朱习爱、张秋月、赵维月获2022年度云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硕士毕业生王腾翔、Mya Bhone Maw获2022年度云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多样性对植物个体适合度和种群应对环境变化至关重要。然而,人为活动引起的生境破碎化和生境丧失已经导致全球许多野生植物面临遗传多样性丧失。生态恢复作为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实施,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恢复。那么,生态恢复是否有效提升了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呢?
种子休眠是指完整有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生物学特性,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影响,是典型的多基因调控的复杂数量性状。目前已发现的种子休眠调控因子的作用机制中,基因转录调控起着关键作用,近来转录后调控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识,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种子休眠是指完整有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生物学特性,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影响,是典型的多基因调控的复杂数量性状。目前已发现的种子休眠调控因子的作用机制中,基因转录调控起着关键作用,近来转录后调控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识,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多倍化(基因组加倍)是物种形成和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所有的被子植物在其进化史上都经历过一次或多次多倍化事件。物种染色体数目加倍可增加物种遗传多样性,产生新表型,对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物种多倍体的形成和建立机制仍知之甚少。近日,我校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熊志勇教授团队利用建立的芸苔属植物现代细胞遗传学染色体辨认体系,结合低覆盖全基因组重测序手段,以多倍体研究模式...
染色质的高级结构是基因组中顺式作用元件发挥功能的先决条件,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高等植物中,关于三维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的深入研究尚未开展。基因组变异和三维基因组变异的关系、三维基因组变异在作物驯化中的效应等诸多科学问题迄今为止仍知之甚少。
水稻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养育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水稻的高产稳产直接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作物遗传育种技术处于表型选择到分子育种的过渡阶段,突破作物传统遗传育种的瓶颈,发展精准高效的分子设计育种,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作物优良品种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水稻产量性状主要由分蘖数、每穗粒数和粒重三个要素构成,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当前,由于作物复杂性状之间的偶联性和...
202年3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克隆了小麦矮秆基因GSK3,并揭示了该基因通过编码蛋白激酶磷酸化小麦绿色革命蛋白Rht-B1b来降低株高的分子机制,为小麦株型遗传改良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Plant Cell)》上。
2023年3月17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杨研究组在STAR Protocols发表方法文章“Protocol for analyzing root halotropism using split-agar system in Arabidopsis thaliana”。该文章详细描述了避盐性分隔板体系建立,以及基于该体系的钠离子荧光测定、微管排布和纤维素合成酶定位的观测。该方法为植物...
近日,应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医药与生命科学部高级官员Yuko Matsumoto博士的邀请,龙春林教授出任该集团权威期刊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s Evolution(遗传资源与作物进化)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