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化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化学相关记录218条 . 查询时间(2.129 秒)
长期刈割可造成天然草地植物的矮化,从而导致草地生产力降低和草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作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植物微生物组在植物对抗扰动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目前对于长期刈割及其引起的植物功能性状变异如何影响草地植物的相关微生物组仍缺乏系统性理解。
2023年3月28日,全球领先的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正式发布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年度榜单”。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院士、李德铢研究员、许建初研究员再次入选该榜单。该榜单自2015年发布以来,孙汉董、李德铢已经连续七次入选,许建初连续三次入选。
萜类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天然产物。一些萜类化合物(如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赤霉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而另一些(如单萜、二萜植保素等)则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作用。很多萜类化合物还是重要的药用成分(如青蒿素、紫杉醇等)。在这些化合物的合成途径中,其链长受到不同异戊烯基转移酶的决定。异戊烯基转移酶中的法尼基二磷酸合酶(FPPS)在细胞质中产物C15的代谢中间产物FPP,用于合成倍半萜(如青...
龙春林教授团队前期开展的民族植物学研究(DOI: 10.5586/asbp.9012)表明,傣族、壮族、瑶族、拉祜族、哈尼族、基诺族等民族利用藤黄属植物的历史十分悠久,所拥有的传统知识非常丰富。在我国分布的藤黄属植物中,有17种作为食用和药用,其中包括大叶藤黄(G. xanthochymus)和云南藤黄(G. yunnanensis)都是重要的民族药,例如大叶藤黄是傣族和壮族等的传统用药,可以用于...
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芪类结构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够提高植物抵御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对人体也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葡萄是少数能够合成白藜芦醇的植物之一,也是人们获取天然白藜芦醇的重要来源。但在大多数葡萄品种中白藜芦醇含量很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白藜芦醇的合成除了与葡萄本身的遗传背景有关外,也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芪合酶STS是白藜芦醇合成的关键酶,但是STS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机制,特别是对环境的响应...
2022年9月23日,我院郭岩教授团队在The 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SALT OVERLY SENSITIVE 1 is inhibited by clade D Protein phosphatase 2C D6 and D7 in Arabidopsis thalia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了SOS1的一类负调控元件,D类PP2C磷酸酶D6和D7。他们可以依赖自身磷酸酶活...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建立高效解析植物糖基转移酶功能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赵乔团队于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题为Glycosides-specific metabolomics combined with precursor isotopic labeling for characterizating plant glycosyltransferases的研...
太阳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重要的环境信号,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其中,幼苗光形态建成受光质、光量的精确调控,涉及不同的光受体和一系列信号调控因子。COP1是光形态建成的一个明星蛋白,作为一种E3泛素连接酶,与目标蛋白互作并促进其降解,COP1在植物和动物中广泛存在。真核生物的基因多含有内含子,转录形成前体mRNA,通过动态剪接组装,形成成熟的mRNA。可变剪接又称选择性剪接,是重要的基...
民族药用植物是千百年来世界各族人民总结出的用于治疗不同疾病的传统利用植物,利用现代化学和医药技术对这些民族药用植物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以从这些植物中分离出众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并从中筛选挖掘出新的药品,从而能够显著降低药物研制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乌毛蕨属(Blechnum)隶属于乌毛蕨科(Blechnaceae),包含约236个物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南温带地区。乌毛蕨属植物的主要特...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药与中药现代研究”攻关团队长期致力于针对特定药物靶点的天然产物先导化合物发现及功能的系统研究。近期,该攻关团队刘将新副研究员在对传统中药材丹参、土荆皮的研究中取得重要新进展。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药用植物就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长蒴苣苔属(Didymorcapus Wall.)隶属于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包含100多个物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非洲和澳大利亚。长期以来,该属植物就被民间医学所青睐,用以治疗各种疾病,包括:伤口、肾结石、炎症、哮喘、流感、湿疹、痢疾、骨折、疝气等;一些物种还可以作为减肥药、泻药以及产后护理药物等。
2022年7月1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李勇青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提高甘草中查尔酮A含量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甘草查尔酮A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甘草根或甘草种子苗置于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培养基中培养,收集根部,提取甘草查尔酮A。该发明通过研究首次发现,使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处理甘草根或甘草种子苗,能有效提高甘草根部查尔酮A的含量。该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简...
2022年7月1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李志安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降低珊瑚砂碱度的控碱调理剂及其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珊瑚砂碱度的控碱调理剂及其应用,所述控碱调理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硫酸铝40-58份、有机料2-4份、硫酸铝改性膨胀蛭石12-15份、硫酸铝改性浮石10-12份、过磷酸钙3-5份、红壤5-8份、膨润土8-12份、复合肥2-4份;所述原料的...
2022年6月6日,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农产品采后处理及未来食品科技研究团队刘耀文教授、科技开发办公室主任韩国全副教授、科技开发办公室邓又天、研究生胡欣欣一行4人前往雅安太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交流并进行合作洽谈,太时生物董事长陈彬、总经理杨旭等出席洽谈会。
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在我国有19属,150余种,5变种,产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该科植物包含有很多著名的药食两用的药材,如姜、草果和草豆蔻等,具有驱风、健胃,化瘀、止痛等功效。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版纳植物园民族药研究组与合作者,采用基于表型药理活性研究策略,以活性筛选为导向,对药食两用姜科传统傣药海南山姜(Alpinia hainanensis)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和抗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