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遗传学 >>> 数量遗传学 生化遗传学 细胞遗传学 体细胞遗传学 发育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辐射遗传学 进化遗传学 生态遗传学 免疫遗传学 毒理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 遗传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遗传学相关记录974条 . 查询时间(1.953 秒)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具有代谢多样性的革兰氏阴性机会致病菌,其复杂转录因子网络可调节细胞代谢状态,以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这一能力使其成功耐受抗生素和逃避宿主免疫防御,成为一种会造成多种感染的多重耐药菌。目前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转录调控、代谢状态和抗生素耐受性之间的联系仍不明确。
2023年12月21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孙博课题组在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为“Joint efforts of replicative helicase and SSB ensure inherent replicative tolerance of G-quadruplex”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复制型解旋酶和单链DNA结合蛋白协同工作,以保证复制过程中复...
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关于开展2023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申报工作的通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因会组织开展了2023年度的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 (B档、C档)资助情况。本次中国海洋大学共有7位博士后获B档资助、20位博士后获C档资助,其中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所有两位博士后获C...
2023年12月17日上午,应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刘峰教授邀请,著名表观遗传学家、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研究员为学院师生做了题为“表观遗传学:基础与前沿”的精彩报告。报告由刘峰院长主持,学院近200名师生参加。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杨若林教授团队在三维基因组与进化遗传学交叉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以“Interchromosomal Colocalization with Parental Genes Is Linked to the Function and Evolution of Mammalian Retrocopies”为题发表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
2023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王莹研究组与研究员时玉舫,在《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Oleic Acid Availability Impacts Thymocyte Preprogramming and Subsequent Peripheral Treg Cell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成果。该...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是全球最普遍的肝脏疾病,发病率高达25.2%,其中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是MASLD的进一步发展形式。MASH表现为严重的肝细胞损伤和肝脏炎症,部分患者会进一步恶化至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而临床上针对MASH有效的治疗方式还非常有限。因此,寻找潜在治疗靶点以及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属于配体门控型离子...
2023年11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宋晓元应邀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为“染色质高级结构与基因转录调控”的学术报告。该报告系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2023年第25期。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最近在《Marine Life sceience & Technology》(MLST)组织了一个进化与发育的专辑,收集了此领域近期的重要进展,包括新建的动物模型、开发的新技术和应用以及进化发育领域最近发展趋势和展望等11篇研究论文和2篇综述。
为帮助草业学子拓展知识视野,拓宽科研思路,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2023年11月27日,草业学院在土化楼118举办“研途大讲堂”第十七期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于菲菲教授做题为“甜高粱等饲草作物的分子设计改良——从模式植物到饲草作物”的报告,并结合自身读博期间的经历,分享科研心路历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杜玲出席此次活动,活动由辅导员汪磊主持。
2023年11月10日至20日,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高级研究员Alan Warren博士应邀访问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Warren博士的此次到访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英国皇家学会(RS)合作交流项目“纤毛虫原生动物重要代表类群的组学及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的资助(Warren博士和高凤教授分别是英方和中方的项目负责人)。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陶云龙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了人类蓝斑(Locus coeruleus, 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Norepinephrine neuron, NE)发育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并其基于此发现实现了其体外的高效分化。该研究成果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相关研究提供的良好的模型,使我们有机会进一步理解它在相关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也让开发药物,治疗相关疾病成为可能。+
疼痛是不愉快的主观体验,但对疼痛感知的敏感性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探究疼痛敏感性个体差异的产生机制,对于阐释慢性疼痛的易感性并进行个性化疼痛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提示,疼痛敏感性的个体差异可能受到基因-脑与心理状态/特质-脑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影响。然而,由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复杂的多样性,缺乏可以整合大脑、基因和心理因素的模型来解释疼痛敏感性的个体差异。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并伴随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的高发。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正在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衰老是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结构和功能的衰退过程,是较多人类慢性疾病发生的最大风险因素。衰老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途径的改变,受到各种应激的影响,但同时会影响机体的应激抵抗能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对氧化应激、基因毒性应激等的应答会与自身的表观基因组发生动态互作,作为衰老调控分子网络...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并伴随着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的高发,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正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衰老是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结构和功能的衰退过程,是许多人类慢性疾病发生的最大风险因素。它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途径的改变,会受到各种应激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机体的应激抵抗能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对氧化应激、基因毒性应激等的应答会与自身的表观基因组发生动态互作,作为衰老调控分子网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