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星系与宇宙学 >>> 星系动力学 星系天文学 运动宇宙学 星系际物质 大爆炸宇宙论 星系形成与演化 宇宙大尺度结构起源与演化 星系与宇宙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星系与宇宙学相关记录637条 . 查询时间(2.682 秒)
在目前的精确宇宙学时代,大规模星系红移巡天是探索宇宙的利器。通过测量大量遥远天体的光谱,我们可以利用红移巡天获取宇宙不同演化时期的密度场。星系密度场中包含重要的星系成团性信息,具体体现在星系的两点及多点关联函数中。
2024年4月11日,云南天文台应用天文研究团组在火卫二自转动力学模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建立了一个充分考虑自转影响的动力学模型。该结果以题为“Dynamical Model of Rotation and Orbital Coupling for Deimos”在国际期刊 “Remote Sensing”上发表。
韩国首尔大学科研团队公开了在智利安第斯山脉El Sauce天文台建造的7维望远镜(7-Dimensional Telescope)观测玉夫星系(NGC 253 星系)、螺旋星云和三裂星云相关信息。准确观测天体光谱随时间的变化对天文研究至关重要,现有观测技术只能对局部的少量天体进行光谱观测,难以追踪天体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科研团队开发的7维度望远镜可实现从天体位置(2维)、距离(1维)、径向速度(1维...
2024年3月4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等在原星系团核心致密区域发现一对可能正在并合的大质量宁静星系,揭示最亮团星系(Brightest Cluster Galaxy, BCG)在原星系团尚未弛豫之前就已经形成。这对理解高红移BCG的形成及大质量星系恒星形成终止机制提供重要观测限制。该研究成果于2024年2月23日以“The Emergence of a...
热亚矮星是一类在赫罗图上位于主序与白矮星之间的一族恒星。前人对热亚矮星形成通道及星族合成的研究表明,第二次共有包层抛射通道会形成白矮星-热亚矮星双星系统,且其中的热亚矮星质量可以低至0.32-0.36倍太阳质量。在引力波辐射作用下,这类双星系统在随后的演化中可以形成轨道周期短至20分钟的极端周期分离的双星系统。然而,如此短周期的白矮星-热亚矮星双星系统尚未被观测所证实。
2024年2月9日,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中心/国家天文台中智天文联合研究中心王灵芝副研究员与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利用空间和数个地基望远镜的数据,对一颗热核爆炸Ia型超新星SN 2018evt开展了长达三年的光学和红外时域监测,探测到了大量尘埃的快速生成过程。这一成果于北京时间2024年2月9日发表于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题为“热核爆炸Ia型超新星在星周环境里产生了新尘埃(Newly for...
2023年12月21日,作为世界上首台大视场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由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提出并主持研制的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重大科技基础平台——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梦飞)在云南丽江高美古建成,首次获得蓝黄红三通道同时拍摄的天体图像。12月27日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召开首光新闻发布会,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2024年1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郭琦研究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该团队利用斯隆光谱红移巡天发现了大质量星系群中卫星星系对相对于中央星系有同向运动超出,这与标准宇宙学模型预测的差异显著,暗示了一个更年轻的宇宙。
2023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 天文学》发表由国家天文台脉冲星和引力物理团组博士后吴子为和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前沿所和美国内华达大学等单位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通过FAST“快速射电暴的搜寻和多波段观测”优先重大项目开展的研究工作。该工作通过分析快速射电暴FRB 20220912A信号在时间和频率上的相关性,首次发现了快速射电暴的闪烁弧现...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徐金龙等研究人员利用FAST中性氢观测数据,揭示了近邻星系群中的一个大质量透镜星系是由一个晚型的漩涡星系在一群矮星系的潮汐作用下通过形态转化所形成。这一发现为大质量透镜星系是如何形成的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同时,也首次发现了一个光学亮-暗星系对,其伴星系可能是一个新形成的原星系,这一发现也将为星系形成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视角。
2023年12月5日,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徐金龙等研究人员利用FAST中性氢观测数据,揭示了近邻星系群中的一个大质量透镜星系是由一个晚型的漩涡星系在一群矮星系的潮汐作用下通过形态转化所形成。这一发现为大质量透镜星系是如何形成的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同时,也首次发现了一个光学亮-暗星系对,其伴星系可能是一个新形成的原星系,这一发现也将为星系形成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视角。
由于海洋观测资料匮乏,热带气旋(TC)生成过程的理论也不完善,TC生成预报一直是一个难点。西北太平洋是TC生成频数最高的海域,夏季风环流活跃,TC生成涉及的多尺度相互作用比较复杂。前人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表明,TC生成前期,热带初始扰动对大尺度环流特征尤其敏感。目前,对于西北太平洋不同大尺度环流型中发展与不发展热带扰动的差异还未有充分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宇宙演化巡天(COSMOS)场中哈勃空间望远镜(HST)观测的高分辨率图像和近二十年来积累的光谱/测光数据,精确测定星系并合率在红移z=0.2—1内的演化。同时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非模型化形态参数选取并合星系候选体的方法。该项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报》上(2023,ApJ,958,96)。国家天文台任建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李楠研究员和刘...
由西班牙和美国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迄今已知最遥远的类银河系棒状螺旋星系,其已超过110亿岁,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理论的某些方面需要修正。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目前,在67个蝎虎座BL型天体(BL Lac天体)中检测到甚高能γ射线,仅在9个平谱射电类星体(FSRQ)中检测到甚高能γ射线, 这是因为BL Lac天体γ光子辐射区附近具有较少的TeV吸收介质。而由于Klein-Nishina效应和宽线区的强吸收,在FSRQ中可以观测到甚高能γ射线的源的数量很少。因此,观测到的γ光子的产生机制、辐射区位置一直是天文学家热议的话题,多波段光变曲线研究是剖析此类源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