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等离子体物理学 >>> 热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学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学 等离子体光谱学 凝聚态等离子体物理学 非中性等离子体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等离子体物理学相关记录496条 . 查询时间(3.327 秒)
在自然界中等离子体通常是转动状态,因为粒子、能量和动量约束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等离子体旋转物理学对于理解等离子体动力学和动量约束必不可少。由于等离子体中现象的复杂性,导致等离子体旋转的机制不止一种,因此在实验室环境中研究假定的理论机制,可以有效的解决不同机制相互竞争的过程。在托卡马克中,无外部动量输入的等离子体内部或自发旋转已被广泛观察到。此外,当等离子体密度超过阈值时,等离子体的固有旋转会自发地...
近年来,先进仿星器磁约束聚变发展迅速。德国全超导大型仿星器W7-X最新的实验达到了和托卡马克相当的等离子体约束水平,成果于2021年8月发表在Nature期刊上[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687-w],这意味着先进仿星器有潜力成为实现聚变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准轴对称仿星器是一种更先进的仿星器位形,结合了托卡马克的优点,可使仿星器更加紧凑...
2021年9月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铜文教授团队在一/二价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精密构筑方面取得突破进展,报道了一种亚2-nm共价有机框架(COFs)膜,并表现出较高的一价阳离子渗透速率和极低的二价阳离子透过率,实现了高效的离子传输与分离。该研究成果以题为“Efficient ion sieving i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with sub-2...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谷猛团队在电解水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相关论文相继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
高熵合金氮化物薄膜是一种基于高熵合金设计理念的产物,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可以分别具有更低的吉布斯自由能和更小的元素扩散速率,抑制了金属间化合物有序相的生成,促进简单固溶体结构甚至非晶相的形成。独特的设计理念以及相结构赋予高熵合金氮化物薄膜超高硬韧性、优异耐磨和耐蚀性以及超强阻隔性等优异的物理性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等领域显示出广阔应用前景。直流/射频磁控溅射(DC/RF-MS)是制备高熵合金氮化...
2021年6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两项专利斩获1金1银,其中“质子治疗装置”(ZL201730527939.8)获得中国外观专利金奖,“基于紧凑型超导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治疗系统”(ZL201710948544.4)获得中国专利奖银奖。“质子治疗装置”专利此次摘金,是安徽省首次获得国家外观专利金奖的殊荣。
2021年6月21日,从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核科学技术学院建设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多途径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心传来消息:该团队自主设计建造完成国内首台紧凑环注入装备,并成功利用该装备对磁约束等离子体装置进行燃料注入,显著提升了等离子体密度。这是首次在国内磁约束聚变装置利用紧凑环概念实现芯部加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此关键技术的国家。
2021年6月19日上午,由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上海科技馆、科普研学联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五方共同建设的现代科技传播与研学教育中心正式成立,在合肥科学岛签订了五方共建合作协议。
日前,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与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等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在托卡马克偏滤器脱靶与高性能等离子体的兼容集成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Integration of full divertor detachment with improved core confinement for tokamak fusion plasmas”为题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
自2013年中美EAST/DIII-D联合实验(中方负责人龚先祖研究员、美方负责人Andrea M. Garofalo博士)正式启动以来,联合研究团队面向ITER和CFETR,在同时具有远轴内部输运垒与边界输运垒的高极向比压先进稳态运行模式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偏滤器脱靶能够有效降低偏滤器靶板表面的高热负荷和材料腐蚀,是国际公认的解决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难题最有前景的途径...
2021年5月28日凌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东方超环)控制大厅传来捷报,正在开展的第16轮EAST装置物理实验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和1.6亿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聚变堆材料及部件研究室杨钟时课题组在辐射偏滤器实验中取得新进展,研究了不同杂质气体(Ar和Ne)注入对偏滤器状态和芯部约束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以Comparison of divertor behavior and plasma confinement between argon and neon seeding in EAST为题,由博士生李克...
托卡马克的高功率长脉冲运行,将导致打到偏滤器靶板的粒子流和热流越来越大,从而使靶板表面受到强烈的溅射刻蚀,靶板热负荷将超过材料/部件可承受的数倍。而靶板损伤产生的杂质可能输运到芯部,影响聚变等离子体品质,增加稳定控制等离子体的难度。降低靶板的溅射和表面热沉积最有效的等离子体物理方案就是在边界适当引入杂质,通过辐射和电荷交换降低靶板表面附近的电子温度,这就是可有效降低靶板热负荷的辐射偏滤器运行方式。...
2021年4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研究员应邀访问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并作了题为“碳中和绿色变革性技术的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围绕碳中和主题展开,详细介绍了当前国际国内碳中和方面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阐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的基础上阐述了对如何实现碳中和的理解,并结合其研究团队的工作进一步分享了如何确立、设计、创新并最终落地服务社会的经验;通过具体的实例...
眼下,合肥科学岛春光无限、生机盎然。小岛的中间地带,矗立着一座外形酷似宇宙飞船的大楼——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大楼深处,有一个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文名为东方超环,简称EAST),俗称“人造太阳”。这座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核聚变实验装置,多次创造出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代表着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物理和工程方面的研究水平,为全人类开发利用核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