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286-30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理学相关记录65530条 . 查询时间(2.808 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隐形传态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刘曌地等人与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理论研究组合作,利用多体混合纠缠成功克服了环境噪声,实现了高保真度的量子隐形传态。该成果5月1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上。
2024年5月6日,海洋所藻类与藻类生物技术团队在海菖蒲海草床修复和改善海底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理论成果发表于国际环境科学与生态学Top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草本植物,近年来已迅速入侵中国海岸线,其中93%的入侵区域为泥滩地。尽管互花米草入侵通常被认为会对滨海湿地造成负面影响,但其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尚不明朗。
2024年5月6日,海洋所藻类与藻类生物技术团队在海菖蒲海草床修复和改善海底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理论成果发表于国际环境科学与生态学Top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4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团队在《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activation and G-protein coupling selectivity of human succinate receptor SUCR1"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在琥珀酸激活人源琥珀酸受体SUCR1的结构基础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汪亚平教授、高抒教授团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驱动下的三角洲冲淤状态转换过程取得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波浪在水下三角洲侵蚀过程的关键作用,阐明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水下三角洲普遍存在的隐性退化风险。
2024年4月30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程新研究组联合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殷浩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Discovery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Treating a type 2 diabetic patient with impaired pancreatic islet function by personalized endoderm st...
共价金刚石-石墨材料集合了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优势,能够实现超硬、极韧、导电等优越性能组合,在超硬和电子器件领域具有研究和发展价值。目前,由于金刚石-石墨共价界面能高,主要通过高温高压方法活化碳原子以实现该材料的构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CVD)是金刚石面向功能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借助CVD技术构筑共价金刚石-石墨材料,探索金刚石和石墨两相界面的新奇物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冀珑课题组在学术期刊mLife上发表了题为“Filamentation and inhibition of prokaryotic CTP synthase with ligands”的研究成果,详细解析大肠杆菌胞苷三磷酸合成酶(CTP synthase,简称CTPS)的结构,并揭示其与多种配体的相互作用及其抑制机制。这项研究不仅为理解CTPS在生物体内的调控...
海洋无脊椎动物与其体内外共附生微生物组成共生功能体,后者能够影响宿主的变态发育和繁殖。然而,目前对微生物在灾害水母变态发育和繁殖等生活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缺乏认识。
常见的六方相氮化硼(hBN)因化学稳定、导热性能好以及表面无悬挂键原子级平整等特点,被视为理想的宽带隙二维介质材料。菱方相氮化硼(rBN)可以保持hBN较多优异性质,并具有非中心对称的ABC堆垛结构,因而具备本征的滑移铁电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rBN是极具应用潜力的功能材料,可以为变革性技术应用如存算一体器件和深紫外光源等提供新材料和解决方案。然而,相较于常见的hBN晶体,rBN晶体属于亚稳相,因而...
土壤碳库和氮磷等养分储量是评估农田土壤生产力的关键指标,这些指标受气候因素和人为管理措施的共同影响。在干旱区荒漠向绿洲农田的转化会导致土壤性质发生显著变化,开垦后的长期农业管理措施势必影响土壤碳库和养分库容量。明确荒漠开垦后农田土壤碳库和养分库在长期耕作措施下的变化模式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可为评估区域土壤碳储量潜力提供参考。
莎草科(Cyperaceae)薹草属(Carex Linnaeus)包括2000多个物种,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属之一,几乎遍布全球。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薹草属的内部关系得以不断明确。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薹草属包括6 subgenrra,62 sections和49 groups。自2010年以来,国内不断发现薹草属新种,陆续报道约40种。
茶果樟(Cinnamomum chago B.S. Sun et H.L. Zhao)是受国家II级重点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仅分布于云南省漾濞县和云龙县等地。茶果樟的果实被当地人称为“茶果”,具有清热明目功效,常炒熟后在市场上售卖,是深受当地人喜爱的“坚果”,有悠久的利用历史。研究还显示,茶果樟的果实含有大量月桂酸和癸酸,具有工业利用潜力;其树形优美,木材质地坚硬、有香味,是极具开...
2024年5月2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员受邀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上发表了题为“Unveiling the Mystery of Nuclear RNA Homeostasis”的评论文章,对同期发表在该期刊上题为“Nuclear RNA homeostasis promotes systems-level coordi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