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专门史 >>> 中外文化交流史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中外文化交流史相关记录114条 . 查询时间(4.345 秒)
2022年5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英布拉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首期《中国研究》课程圆满收官。本期课程历时近三个月,上课人数逾百人,课程安排包括主办方重量级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系列专题课程、闭幕致辞、学生评估与反馈专场课程。
近日,山东省委宣传部公布了首批39家“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入选名单,孔子研究院申报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研究基地”位列其中。
2022年4月11日,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雷钰教授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题为《丝绸之路见证下中国与波斯的友好关系》的文章。文章从宏观上阐述了萨珊波斯帝国与中国唐朝的友好交往,以及萨珊波斯帝国覆灭后的历史余绪。萨珊波斯亡国后的百余年间,唐朝对流亡、寓居、滞留于大唐境内的波斯王室后裔礼遇有加,堪称千古佳话,弥足珍贵。波斯人入唐强化了胡汉融合、胡汉并存的多民族意识。唐朝与波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
2021年12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关于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通知》。该计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等编制,旨在推动“十四五”时期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出版强国建设。
日前,福建省第十四届社科优秀成果奖公布,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两位老师喜获殊荣。包广将老师论文《中美战略信任的维系:不对称结构与国际体系的互动视角》围绕中美战略信任问题愈发凸显的时代背景,结合现实与历史,解析了中美维系战略信任的体系结构,深入探讨中美应如何缓解权力转移的压力并维系双方的战略信任。
1947年生,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荣誉资深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英国与中日战争(1931—1941)》《埋葬法西斯》《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述评》《行走在历史中——徐蓝自选集》《从萨拉热窝到东京: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的历史巨变》《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与大国关系互动研究》《英美军事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919—1945)》等。
2021年5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十一讲在公教一楼1503室举行。浙江大学历史系韩琦教授应邀主讲,主题为“康熙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一个全球史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夏明方教授担任主持,历史学院8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丝绸是中华文明的标志物之一,在中国古代贸易互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因盛产丝绸,曾被冠以“丝国”之称。丝绸生产历史悠久,传说在黄帝时代,嫘祖发明“养蚕取丝”并授之于民。长江流域在中国丝绸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呢?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
2021年6月20日,西南交通大学越南研究中心刘玉珺教授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交流,并为师生作题为《中越外交关系史料的文史互证》的学术讲座。报告会由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所长于向东教授主持,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学院部分师参加。
2021年3月1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史学前沿”系列讲座第三讲在线上举行。牛津大学东亚系何鸿燊中国历史讲座教授沈艾娣女士应邀作了题为“中西交流史——以斯当东(1781-1859)在广州与英国国会活动为例”的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夏明方教授担任主持,历史学院80余名师生出席,校外40余人共同在线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夏明方老师介绍了沈艾娣教授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
近期,经过中日韩三国各自评选,中国的绍兴市与敦煌市、日本的北九州市、韩国的顺天市共同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是中日韩领导人机制下创建的中日韩三国文化领域的重要品牌,自2013年启动以来,每年各国评选出1至2个城市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以“东亚文化之都”名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和旅游活动,重点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物保...
2020年11月4日,法文本《论语导读》典藏仪式暨展览开幕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在致辞中表示,此部法文本《论语导读》是2019年中法建交55周年之际由马克龙总统赠送习近平主席,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充分展示了习近平主席、中国政府对这份珍贵礼物的珍视和尊重,必将成为中法文化交流深入开展的有力见证。
中外关系史大体上相当于过去的中西交通史和现在的“丝绸之路”研究。在当代,“丝绸之路”及东西文化交流大概可以归入国内外史学中最热门的选题,对中国史、亚洲史、全球史和专门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5—16世纪“大航海”之后,中国与欧洲之间建立了连通西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上航线,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被东来的天主教传教士介绍到欧洲。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
人类文明交流互动是永恒不变的历史主题,中国中外关系史就是对于中国古代各种对外联系活动起源、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研究。因此,中国中外关系史是一门国际性和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历史进程。从远古开始,中国与外部世界就发生了联系、产生了关系。中外关系包罗万象,包括中国古代各个领域对外交往中产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社会、文化、艺术等关系。对于这样一门综合性学科...
2020年9月26日,在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山东教育出版社和罗马尼亚欧洲思想出版社联合举办“丝路书香工程”项目《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中东欧卷》罗马尼亚文版新书云端发布会。该书由我校丁超教授主撰,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合著,罗马尼亚文版由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系穆古列副教授翻译,欧洲思想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我校党委书记王定华教授代表学校致贺信,他指出,本书作为《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