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考古学
搜索结果: 226-24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历史学相关记录12889条 . 查询时间(5.431 秒)
邺南城宫城区两座大殿,文献记载是左右并列,考古发现却是前后对峙。近日,邺城考古新发现与史料记载之间的差异引发关注。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张显成教授主编的《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获2023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中华书局),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XZS001)和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2009YY03)成果,属中心规划的“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专刊之十六”。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023年4月18日发布,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发现一处金代壁画墓,系多代人分室合葬。
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2023年4月17日发布“2022年度广东重要考古发现”项目,共有5个项目,分别是清远市英德市岩山寨遗址石尾头地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地块南越国至清代遗址、潮州市湘桥区笔架山潮州窑遗址、佛山市南海区奇石窑和文头岭窑宋代窑址、惠州市惠东县三官坑明代窑址。
在大松山墓群考古发掘现场的临时库房内,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贵州贵安大松山墓群考古项目领队周必素2023年4月16日向记者介绍,贵安大松山墓群的挖掘与研究是多单位协作,多学科结合的项目,其包括了古DNA、体质人类学、工艺美术、历史学、民族学等研究方向。
时隔30年,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的三星村遗址2023年4月15日正式启动第二次考古发掘。
2023年4月13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第四届“隋唐史研究传承奖”颁奖仪式在学校长安校区文汇楼A段409举行。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孙伟,副院长冯立君,牛致功先生家属、开顿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旭风,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代表杜文玉教授、王双怀教授、薛平拴教授、介永强教授、焦杰教授、胡耀飞副研究员、开顿公司代表曾孝琴和获奖学生出席仪式。仪式由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拜根兴主持。
湖北荆州博物馆日前发布考古成果称,近年来,荆州博物馆在配合城市项目建设中,陆续发现并发掘了部分战国楚简、汉简。荆州博物馆不断整理、阐释考古成果,已陆续发表相关研究成果作品30余篇。
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在开展全国石窟寺(石刻)专项调查期间,考古人员在西藏东部昌都市芒康县境内发现3处典型吐蕃佛教造像风格摩崖石刻。
近日,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对广西左江流域距今约6000年的宝剑山遗址和大湾遗址中发现的蛇骨进行形态学研究,鉴定出缅甸蟒、眼镜王蛇和百花锦蛇三种蛇类。这项成果刊发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上。
四月的广东,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孕育着机遇与希望。为彰显教师教育主线,推动落实学院学科建设登顶计划,调研用人单位的需求导向,凝聚院友智慧,提高职后教育质量,促进教研共同体成长,2022年4月8日至10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秉忠、副院长郭响宏、团委书记孙懿文、青年教师杨松一行前往广州、东莞、深圳等地开展院友走访和用人单位调研工作。
中国唐史学会1980年9月下旬在陕西师范大学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全国性学术研究团体之一,史念海先生为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2023年4月7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瞿骏教授受邀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师生作“雕刻革命:情感维度与中共党史研究”主题讲座。此次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现当代史教研室张双智老师主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高校共50余名师生聆听。
2023年4月10日,《光明日报》在第14版“理论·世界史”刊登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国际长安学研究院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毕经纬的文章《世界青铜文明的三种形态及其交流》。文章提出,世界青铜文明主要存在三种形态:以人像为突出特征的东地中海青铜文明、以武器为代表的亚欧草原青铜文明和以容器为核心的中国青铜文明(或称为东方青铜文明)。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2023年4月7日称,山西蒲县曹家庄墓地属战国至西汉、新莽等时期,其用牲习俗折射出汉匈文化交融趋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