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民族史 民族关系史 民族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民族史学相关记录140条 . 查询时间(3.321 秒)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有研究民族历史的优良传统。老校长陈垣非常重视中国传统史料的收集和整理,为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白寿彝、王真都是民族史研究的著名学者。藏学研究的最好方法是事实说话。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清醒地找到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中国学界拥有丰富的汉文档案文献史料,这是西方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厘清错误认识的强有力证据。北师大历史学院青年学者张双智,曾编撰:《民国藏事史料汇编》...
2019年1月20日,由中国民族史学会主办、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承办的中国民族史学会2019年工作会议暨新时代民族史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为期一天,分为工作会议、学术讨论两项议程。开幕式上,云南大学校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林文勋教授,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方勇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黄纯艳教授主持。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我校孙春日教授主持申报的课题《近代日本亚细亚主义与东亚民族志研究》获批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族学)。孙春日教授现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东北亚文化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等学术兼职。在几十年来的研究工作中...
2018年3月22至25日,应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邀请,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哈特穆特·莱平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访问。期间,校长刘益春会见了莱平教授,就两校的合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在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相关领导与莱平教授的会谈中,就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进行了具体的商讨。3月23日,莱平教授在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发表了学术讲演。讲演前,党委副书记王延和顾斯文教授分别致欢迎辞。莱平教授的讲演以...
2017年10月28日,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会议由中国民族史学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兰州大学、西南大学、烟台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五十余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在本次学会换届大会上,选举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方勇研究员为会长,刘正寅研究员为秘书长,华涛、道尔吉、...
2017年11月15日,江苏人民出版社在南京凤凰书城举行以色列前驻华大使马腾著作——《以色列大使马腾将军谈话录》的新书首发式。马腾与夫人安娜,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周斌,中国犹太文化研究会会长徐新,解放军出版社前社长朱冬生,中以商会荣誉董事、中国顾问罗称庚等参加活动。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徐海主持首发式。 周斌提出,马腾作为“恩德培行动”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在军事爱好者中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他在...
从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获悉,为了进一步抢救、保护蒙古族历史文化,内蒙古将推出《蒙古族民族史话》《内蒙古自治区史话》等一批重点出版项目,对蒙古族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开展收集和系统整理。
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策划、选题、资助的“云南文史书系”20种新书,由三联书店出版,2015年12月10日在昆明首发。这是自2010年云南省文史馆经过广泛论证、精心选题、周密组织、倾力资助,出版该“书系”第一批6种著作获得社会广泛好评后,推出的第二批成果。
近期,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王凤刚搜集整理的《苗族贾理》,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民委首届向全国推荐的百种优秀民族图书目录。丹寨县退休干部王凤刚搜集整理译注的国家级“非遗”代表作《苗族贾理》,是一部苗族古代口传经典巨著,其内容涉及十二项国家级“非遗”和四项省级“非遗”的信息,被誉为苗族的“百科全书”、“法典”、“圣经”,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这部经典的内容曾先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
2015年年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了首批向全国推荐的86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研究员翻译的《玛纳斯》史诗第一部汉文版入选。
日前,云南省第十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正式公布,182项成果获奖。云南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再获佳绩,有45项成果名列榜单。其中,荣誉奖1项,系全省唯一;一等奖6项,占33.33%;二等奖11项,占30.55%;三等奖27项,占21.26%。
2015年5月19日上午10点,本所第三会议室,20多位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围坐在会议桌旁。“民族史研究的基础与前沿”第二讲准时进行。主持人梁景之先生首先指出,清代“奠茶酒”礼仪是民族史、清史乃至民俗学、人类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饶有趣味但却容易被忽略的课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在更为广阔背景下的深入系统研究,无疑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随后,主讲人万红女士借助PPT,开始了讲演。
2015年5月5日,星期二,照例是返所日。 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了,本所第三会议室里满满一屋人,还在聚精会神地听着发言。 一个中国中古民族史的学术讲座,一个看上去相当狭窄的研究题目,为什么能把这么多学者,一直牢牢地吸引在这里,以至于他们都忘了吃饭的时间,兴致勃勃,意犹未尽?
面对近年来台湾史研究出版物质量的迅速增长,如何适时提供正确的出版信息与完整的文献书目,进而建立兼具累积性和前瞻性的学术批评传统,实为深化二十一世纪台湾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基础工作。有鉴于此,台湾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于2004年7月正式成立后,便积极规划《台湾史研究文献类目》的编辑出版,期能提供学界较完整的台湾史研究信息。
2014年10月9日,“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开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召开,吉林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主委支建华表示,边疆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需要将保护和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理念全面融入其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