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自然保护地相关记录73条 . 查询时间(0.367 秒)
专业特色: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专业面向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各类风景名胜区及自然资源、林业、环保、资源调查设计部门和工程测量测绘、第三方资源评估评价、植保、园林绿化等企业,培养从事工程测量测绘、规划设计、环境监测、自然保护地管理、公共设施管理、社区管理、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自然资本评估与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监督、自然教育、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为提高云南省自然保护地工作人员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团队,加强各保护地的了解、交流与合作,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于2021年10月开始实施“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人才培养计划”,并面向云南全省自然保护地的一线科研人员举办“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依据培训计划,第二场中级班于2024年3月16日至20日在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
2024年1月4日上午,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葛剑平教授在东北林业大学林科楼116会议室,举行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系列讲座关于“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机制”的报告会。讲座通过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林学院相关教师及研究生参会。会议由林学院院长、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孙龙主持。
2023年12月1日,科技部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新疆自然保护地调查与国家公园潜力区科学考察”项目在北京组织召开2023年度工作进展汇报会,该项目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牵头组织。项目跟踪专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贾尔恒·阿哈提教授级高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卢琦研究员、王军辉研究员受邀作为咨询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项目负责人金崑研究员主持。
2023年8月23日,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项目八“自然保护地健康管理与生态廊道设计技术”2023年度工作推进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召开。中国科学院原秘书长邓麦村,自然资源部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周远波,中国科学院原规划局局长谢鹏云,武汉植物园主任王青锋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庆银研究员,项目示范基地相关专家、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
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局获悉,近年来,广西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截至目前,广西共建立223处自然保护地,扣除重叠面积后总面积为225.36万公顷;全区红树林面积达9617.45公顷,位居全国第2位。
一个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构建我国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和制定《自然保护地法》的前提。2019年我国提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政策框架,环境法对其规范性研究不足。从国际经验总结的“保护地范式”规范要素体系可作为方法论指引,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政策框架的规范建构和内涵缺失。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政策框架需要法制进程的规范调适,明晰自然保护地分类中有关保护...
北京市规自委会同市水务局共同组织编制的《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空间保护规划(2021年—2035年)》日前正式印发。规划提出,要划定并严格保护14个自然保护地,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矿山修复,到2035年实现生态系统格局健康稳定,水源涵养能力持续提升,水源安全坚实可靠,村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和生态系统的退化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已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地覆盖了全国约18%的陆域面积,但是与《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最新提出的“保护至少30%陆地和海洋”建议目标(“3030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以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通常只考虑物种丰富度和特有物种、受威胁物种的数量,极少考虑物种进化历史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如何兼...
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和生态系统的退化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2022年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已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地覆盖了全国约18%的陆域面积,但是与《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最新提出的“保护至少30%陆地和海洋”建议目标(“3030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以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通常只考虑物种丰富度和特有物种、受威胁物种的数量,极少考虑物种进化历史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2022年8月26日,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项目八“自然保护地健康管理与生态廊道设计技术”课题和子课题2022年度中期推进会议在植物所召开。中科院动物所副所长乔格侠研究员,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丁永建研究员,武汉植物园主任王青锋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张大勇教授,植物所陈之端研究员,监理组专家、原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巡视员孟沙,项目示范基地专家孙长乐,专项办副主任...
海洋是重要的碳汇之地。我国碳增汇的主要载体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其中海洋自然保护地是重要的蓝碳资源,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载体。中国作为同时拥有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地在养护和修复海洋及海岸带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先天优越性具备推行蓝碳行动的条件。现阶段,我国绿碳增汇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并取得一定成效,蓝...
2021年12月30日,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长沙市组织召开了《湖南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技术指南地方标准》专家评审会。专家组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业局、湖南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和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近日,海南省林业局在海口市组织召开了《七仙岭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0年)》《海南保亭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经营范围调整论证报告》和《海南保亭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21—2030年)》专家评审会。专家组由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海南省林业科学院、海南新绿神热带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的3个项目由国家林草局中南院编制。
2021年12月17日,由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组织(APFNet)支持、科信所作为项目执行单位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类型自然保护地保护政策实施成效评估研究”项目专家咨询会在京召开,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中国林科院自然保护地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有关专家及项目团队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