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珠峰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0.093 秒)
应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和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敏研究员将于2024年1月13日来兰州大学做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应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和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邀请,新西兰梅西大学纪维红教授将于2023年12月27日做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2023年7月19日,应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和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邀请,北京林业大学韩烈保教授在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做了题为“现代专业化足球场草坪建造与养护关键技术”的学术报告。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副院长刘志鹏教授,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范成勇,柴琦教授、马景永副教授及部分博士后、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刘志鹏主持。
珠穆朗玛峰顶部积雪厚度直接影响它的“裸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珠峰顶部积雪厚度及其变化对探究冰冻圈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备受科学界与公众的关注。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利用雷达剖面测量方法,测得珠峰顶部积雪厚度为9.5±1.2 米。2023年7月7日,相关研究成果作为亮点文章,发表在《冰冻圈》(The Cryosphere)上,为探究极高海拔冰冻圈动态变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数据。
为配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极高海拔区综合科学考察,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的整体部署下,2022年4月14日至5月1日,由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周浙昆研究员、苏涛研究员、刘佳助研等6人组成的古植物科考队,在定日县、聂拉木县、定结县、亚东县、以及吉隆县等珠峰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为期18天的新生代沉积地层古植物与古环境野外科学...
2021年10月2日《新闻联播》播出《我国科学家在珠峰6212米处采集到植物种子》。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子采集队顺利完成“珠峰种子采集2021”任务,在珠峰6200米左右成功采集到须弥扇叶芥、鼠麴雪兔子等植物的种子,刷新了我国植物种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纪录。
花粉是湖泊沉积物重要的生物指标之一,利用花粉分析能够重建过去流域内植被、气候的变化历史。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的花粉记录显示,末次冰期最盛期(LGM)曾出现较多的松属、云杉属、桦木属等乔木花粉,有专家认为当时的植被类型代表是森林,但这一观点与普遍认为的LGM时期气候寒冷不利于植被发育相矛盾。因此,准确理解花粉的古环境意义急需从花粉现代过程研究中寻找答案。青藏高原现代花粉过程研究多集中于表土或湖泊表层沉...
珠峰顶部现微塑料污染     珠峰  微塑料污染  生态系统       2020/11/25
继太平洋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检测到微塑料之后,人们又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了微塑料的踪迹,微塑料个体宽度小于5毫米,据推测可能是由于较大的物品破裂而引起的。
2020珠峰高程测量进入登顶测量阶段。按计划,测量登山队冲顶组将在22日登顶测量,近几日的登山天气情况也成舆论关注焦点。20日晚,珠峰高程测量气象保障服务队发布预报,珠峰海拔6000米以上区域在20日夜间到22日白天将出现连续降雪天气,雪量会在21日夜间逐步减小;风速会在20日夜间降低。记者采访多名有珠峰登顶经验的专业登山运动员了解到,位于中国一侧的珠峰北坡攀登路线上有5个营地,分别位于海拔580...
2020年5月7日,西藏自治区气象局2020珠峰冲顶测量气象保障服务队从拉萨出发前往日喀则市定日县,正式开启珠峰冲顶测量气象保障服务。此次珠峰冲顶测量气象保障服务队由气象探测保障服务组和天气预报保障服务组组成,共有16名队员。其中,气象探测保障服务组由全区气象部门地面、高空、装备技术、信息网络等业务领域精干力量抽组而成;天气预报保障服务组由日喀则市气象台预报专家组成。
2020年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测量首场新闻发布会在珠峰大本营召开,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任务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目前,由国测一大队和中国登山队共同组成的测量登山队进驻珠峰大本营,正在开展登山适应性训练和高海拔地区测量技能操练,计划在5月份开展登顶测量。
2020年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测量首场新闻发布会在珠峰大本营召开,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目前,由国测一大队和中国登山队共同组成的测量登山队在登山集训后,进驻珠峰大本营,正在开展登山适应性训练和高海拔地区测量技能操练,计划在5月份开展登顶测量。习近平主席于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其中提出:考虑到珠穆朗玛...
青藏高原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与活动构造及气候变化有什么对应关系和关联性?高海拔地区高位地质灾害隐患如何开展早期识别、监测预警?为破解“世界屋脊”的这些奥秘,中国科学家决定启动珠峰科学研究计划。
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得龙博士应西藏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和西藏大学教育学院共同主办的珠峰教育学术讲坛的邀请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5月30日上午,张得龙博士在河坝林校区为100余名师生进行了题为“视觉模拟系统的神经机制”的学术报告。张得龙博士常年从事视觉表象的脑机制、静息态脑连接组、脑功能重置、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建树颇多。张博士围绕“大脑思维是抽象的还是客观的?”这一问题,...
为更好地了解珠峰地区冰川表面与大气的交换过程及绒布冰川的气象条件,中国科研人员日前在海拔5830米的东绒布冰川消融区成功架设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这是中国海拔最高的长期定位自动气象观测站。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副站长王忠彦告诉记者,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仪器支持下,中科院珠峰站科研人员得到西藏登山学校和当地群众的帮助,经过4天的连续工作,成功完成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架设工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