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种群相关记录1817条 . 查询时间(0.173 秒)
竞争(competition)和互利(facilitation)等物种相互作用(species interaction),是决定物种分布范围的关键生物因子。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竞争和互利往往同时存在,二者的相对强度取决于外界环境和种群密度的变化。目前研究普遍指出,种间关系随环境胁迫的加剧逐渐由竞争转变为互利效应;但由于在野外量化种群密度存在一定难度,通过实验控制密度的难度极高,对于种群密度如何通过影...
2024年3月19日,国际期刊The ISME Journal刊发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分子育种团队利用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在海洋硅藻信号感知和传导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海洋硅藻SLC24A在种群密度信号感知和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为工业生产中实现微藻的高密度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硅藻藻华暴发时种群动态变化及藻华命运决定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数量、位置和面积的方法,包括三个如下步骤:S1:依据种群调查结果统计天然种群的数量及大小,确定出目的物种种群数、总株数和各种群株数的步骤;S2:确定分布于已建保护地的种群数及其株数的步骤;S3:确定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数量、位置和面积的步骤。本发明解决了自然保护小区对特定目的物种针对性不强且缺乏确定保护小区数量、位置和面积技术方法的问题,为极小种群野...
本发明属于昆虫人工繁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地贪夜蛾的室内种群繁殖方法,包括幼虫饲养、蛹和成虫饲养两个阶段,在幼虫饲养阶段,将卵放在小麦嫩苗盘的小麦嫩叶上,进行孵化,孵化至3-4龄虫时更换一次小麦嫩苗盘,草地贪夜蛾在小麦根部孵化成蛹,然后再转移到成虫饲养装置中进行饲养,本发明根据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生物学习性及特点,在原有的饲养方法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形成了一套适宜维持草地贪夜蛾种群适生性及敏感种群数量的...
近日,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波斯铁木属(Parrotia)落叶小乔木银缕梅(P. subaequalis)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首次开花,这标志着这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昆明植物园迁地保护取得了初步成功。
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是一种体长175厘米的大型食鱼类游禽,鹈形目(Pelecaniformes)鹈鹕科(Pelecanus)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物种。
2024年1月15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采用ddRAD-seq技术对大理铠兰Corybas taliensis进行测序分析,并采用MaxEnt模型对该物种在不同时间的适宜生境范围进行预测。测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该物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采集于9个采样点的个体可以分为三个种群:SG,HD和HM(图1),结果更支持采样于贵州的梵净山铠兰属于大理铠兰。MaxEnt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图2),...
木兰科(Magnoliaceae)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其他常用学名包括Magnolia sinica 和Pachylarnax sinica)是仅分布云南东南部地区的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也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全球广为关注的极度濒危物种。近30年来,昆明植物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团队,较系统地开展了华盖木种群现状调查评估、种群生物学、繁...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遗传学研究论文指出,因一种传染性癌症导致的袋獾(一种顶级捕食者)种群衰退,可能正在影响次级捕食者物种斑尾袋鼬的演化遗传特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线粒体标记对油松种群进行快速鉴别的方法,主要涉及nad7?1区域PCR扩增的特异性标记引物,以及利用该引物对油松种群进行快速鉴别的方法,所述引物序列为:上游引物:5’?GAGGGACAACCCTGGAATA?3’;其下游引物:5’AAGGCCTCTCCATTTCCAAT?3’。采用本发明方法,利用本发明引物,可知是否具有此分子标记,并可快速、高效并且低成本鉴定油松种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生物学效应的寄生蜂种群生长繁育优化方法,步骤为:将灭活的人工寄主放入位于人工磁场处理系统内的生长繁育箱中;对不同寄生蜂种类设置对应的最优磁场强度;按设定比例将新羽化的寄生蜂放入生长繁育箱内,调整生长繁育箱的参数,寄生蜂在生长繁育箱内寄生产卵、一定时间后引出;调整生长繁育箱内的参数,在最优磁场强度下将寄生后的人工寄主中的寄生蜂卵繁育至预蛹期、并取出冷藏备用;取出冷藏的寄生有预蛹...
2023年11月8日,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在观测候鸟时,发现在湿地核心区内,有一个数量约为1000只的大型天鹅群,种群数量为去年发现最大种群数量的1倍多,是近年来观测到的最大天鹅群。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内迁地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毛果木莲(Manglietia ventii N. V. Tiep)首次开花。这标志着毛果木莲在昆明植物园的迁地保护取得初步成功,对其迁地保护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8月8日至30日,为了执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高原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专题的“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综合评估”课题任务,加深对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的了解,促进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的刀志灵正高级工程师、蔡磊副研究员等组成的9人考察队,主要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玉树市、称多县、杂多县及囊谦县...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植物所)主办了首届“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育与利用技术国际培训班”[第一届极小种群植物物种保护和利用技术国际培训班(PSESP)]。培训班由云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03AL140002)支持,招收了来自1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20位国际学员参加此次培训,包括来自东南亚的越南、缅甸、老挝、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