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库 >>> 东北亚特色库 抗战特色库 水利学特色库 近现代报人特色库 广播电视报特色库 学者文库数据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特色库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1.276 秒)
2023年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杨军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依托福建省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平安中国)”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面向水生态损害的证据固定和鉴定评估关键技术研究”获得科技部批复立项。项目执行期为2023年11月至2026年10月,项目编号2023YFC3304300;项目总经费3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
抗生素作为常见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在多种严重流感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量有所增加。然而,抗生素被生物体吸收的数量有限,大量抗生素及其代谢物随生物体排泄进入水体,污染了自然环境。抗生素污染不仅会对水生和陆生生物产生有害影响,还会导致重大的公共健康风险。因此,如何有效去除水生环境中的抗生素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流和湖泊富营养化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地表水水质和水功能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为控制水环境营养盐水平,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控制氮的输入。然而,由于流域范围内氮的来源和转化过程极为复杂,流域管理目标和实际水质效应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精准分析治理前后流域氮循环的差异,有助于量化现行管理方案对氮源削减的成效,诊断水质未能持续改善的成因及机制,从而制定即时有效的流...
核浮游生物是水生态系统的关键组分,在元素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淡水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大小通常在0.2–200 μm之间,不同粒径大小的真核浮游生物群落具有不同的物种组成和生态作用。采集分离不同大小的浮游生物时,通常使用不同孔径的滤膜过滤水样,这种粒径分级过滤策略提高了我们描述和比较不同粒径浮游生物的能力。长期以来淡水浮游生物研究主要依赖显微技术进行观测,2022年来,DNA序...
在气候变化和富营养化加剧的背景下,有害蓝藻水华在全球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严重威胁着水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水体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浮游细菌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在微食物网中形成复杂的互作关系(如捕食、共生和寄生),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前期研究发现水库水华蓝藻的生消过程与稀有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密切相关,强调了稀有种在维持水库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作用(Xue et al., ...
越来越多的新兴污染物在地下水、地表水甚至家庭饮用水中被频频检测到。例如双酚A,作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耗最多的化学物质之一,即使其浓度低于1 μg m-3仍可对生物体的健康和生殖系统造成负面影响。以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的吸附技术可用于去除水中ppm甚至ppb级浓度的新兴污染物。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主要由其物理结构(比表面积,孔径与吸附质结构的匹配程度)和表面化学性质(表面官能团、杂原子及化合物)决定。因此,具有...
自古以来,人类喜欢依水而居,因此世界上多数城市是沿河而建。流域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地对河流产生多重影响。浮游植物和浮游细菌分别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物质循环和水体自净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然而,目前对城市化梯度下河流浮游生物群落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沿着城市化梯度变化的河流环境异质性会产生较强的选择作用,沿水流方向的河流连通性会促进物种扩散,进...
蓝藻水华是内陆水体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蓝藻水华暴发后会引发一系列级联反应,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和服务功能丧失。纤毛虫作为原生动物中分布广、种类多的大类群,在水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前期研究表明,纤毛虫可能在蓝藻水华的生消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对于环境因子的年际变化和反复出现的蓝藻水华如何影响纤毛虫群落结构和功能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和机制尚不清楚。
自然界微生物群落的最突出特征是极高的多样性。认识微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机制,尤其是物种的时空分布规律,是生态学的核心目标,也是准确预测生态系统对未来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基础。浮游细菌在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代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浮游细菌群落通常包含少数优势种和大量稀有种。遗憾的是,由于认知水平和研究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浮游细菌研究主要侧重优势类群,忽视了丰度低、但是贡献巨大生物多样性的稀有种。...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水生态健康研究组(杨军团队)自2011年起建立了典型城镇化流域生态观测站。该研究中,选择厦门市后溪流域为研究区,沿着城镇化梯度设置采样站位,从2013年到2017年连续5年进行干湿季采样,对浮游细菌抗生素抗性基因和细菌群落组成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共检出抗生素抗性基因248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格局,受城市化梯度影响最大,其次是采样时间(年份);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丰...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水生态健康研究组(杨军团队)以水库浮游生物群落为例,评估了5种常用的DNA提取试剂盒对浮游生物多样性、群落组成、结果重复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DNA提取方法对真核浮游生物的α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而对浮游细菌的α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在“种”和门的分类阶元水平上,不同DNA提取方法对少量特定的浮游微生物有显著的影响。与优势类群相比,稀有类群结果受到不同试剂盒的影响较大,且结果...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水生态健康研究组(杨军团队)在福建省率先建立了水库长期定位生态观测站,从2010年到2015年连续6年对厦门市石兜和坂头水库进行了野外监测,发现水库蓝藻经历了一个周期性循环(即蓝藻水华期、水华消退期、非水华期、水华再次发生期四个阶段)。在2010年5月至9月属于蓝藻水华期,蓝藻生物量较高,占藻类总生物量的80–97%;随后由于水库周边居民的迁出、养殖的禁止,水库营养盐浓度快...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水生态健康研究组(杨军团队)综合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荧光定量PCR和显微观测的方法,对水库微囊藻(蓝藻)水华发生及消退过程中自由生和附着生细菌群落的时空动态及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细菌群落对微囊藻水华的响应特征与细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相较于丰富的自由生细菌群落,丰富的附着生细菌在水华期具有更高的活性,其群落组成在水华期和非水华期之间存在更为显著的差异;然而,相较于...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水生态研究组(颜昌宙团队)以海洋微藻——拟微绿球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nano-TiO2、五价砷(As(V))单独和交互作用下对微藻的致毒机理,为全面系统的评估nano-TiO2的生态风险提供了更为准确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当拟微绿球藻同时暴露于nano-TiO2 和As(V)时,这两种化学物质对拟微绿球藻的毒性作用显著高于单独暴露时所显示的毒性效应。增强的毒...
在世界各地的湖泊、水库等淡水生态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和蓝藻水华(cyanobacterial bloom)都因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而引起了全球公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大背景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ARGs的富集、传播和扩散,极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改变和服务功能损失。湖泊水库水体中具有丰富多样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