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殖民主义相关记录27条 . 查询时间(0.083 秒)
阿卜杜•卡德尔是19世纪中东地区苏菲主义教团反殖民主义的代表人物,他领导了阿尔及利亚早期的抗法斗争,并进行了创建现代国家的努力。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从不同的政治立场建构关于阿卜杜•卡德尔的历史记忆。在殖民主义历史叙事中,阿卜杜•卡德尔的形象经历了从传统的东方学叙事向服务于殖民统治的知识重建的转变,其本质是殖民霸权对殖民地社会历史文化的重塑与改造。在民族主义历史叙事...
2019年9月22日,“传播视域下的东亚殖民主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圆满落幕,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捷克5个国家的60余位学者齐聚吉林大学,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殖民与新闻侵略”展开研究,清算日本对东亚人民的殖民统治与精神奴役。该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伪满皇宫博物院和《华夏文化论坛》编辑部协办。
2016年7月1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探索与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殖民·创伤·记忆——东亚殖民主义反思”国际学术工作坊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社科沙龙召开。来自日本首都大学、韩国圆光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社科院等十多所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名学者和部分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工作坊的学术研讨。
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后殖民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在翻译研究中关注文化因素和其他非文本因素,强调"抵抗"式的翻译。我国网民将国内流行语"给力"一词翻译为"gelivable",便是后殖民主义翻译思想的典型范例。本文评述了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研究状况,探讨了在该翻译理论观点视阈下的"给力"一词的翻译问题,以期为我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
2001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奈保尔是一名典型的移民作家。他的一生都受到印度、特立尼达和英国文化的影响。这种复杂的背景让奈保尔对殖民地人民对身份的渴望和遥遥无期的身份追寻感同身受。本文以奈保尔小说《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为文本,通过对殖民社会中各种人物形象的分析,旨在展示在身份危机背景下的前殖民地人民寻求身份的不同方式和结果,即无论是坚守传统或是放弃传统、模仿西化,还是全盘接受或是在两种文化之间徘徊,都...
奈保尔小说《河湾》(A Bend in the River)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知识分子形象。论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旨在剖析作品中不同类型知识分子人物形象,阐述了知识分子在后殖民语境中存在的困境和困惑,彰显奈保尔作为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代表的特殊使命。
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作为后殖民主义在翻译领域中的一种应用形态与研究范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赛义德、斯皮瓦克、尼南贾纳等后殖民主义学者对该翻译理论进行了崭新视角的研究和阐释。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和置换后的两种文化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理查?雅克摩德将其定义为译者使译文产生的"权力的失衡";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学者们试图通过揭露翻译在政治角度的这种本质体现,探究权力重构的可...
正由日本东亚教育文化学会、韩国东亚教育文化学会和中国殖民地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并由西南师范大学承办的“殖民主义研究第六届年会暨重庆大轰炸六十五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21~24日在重庆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的专家、学者50余人,共提交论文50多篇,交流专著及音像作品各2部。与会学者本着尊重事实、正视历史的严肃态度,对殖民主义教育及重庆大轰炸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被认为是战后英国最优秀的小说之一。白人女主人玛丽和黑人奴仆摩西斯的悲剧命运更是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虽然肤色不同,身份不同,但他们却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其结局不仅饱含着复杂的心理因素,而且在后殖民的语境中被深深地打上了殖民主义的烙印。因此,《野草在歌唱》所展现的并非一曲委婉动听的悦耳之歌,它所真正倾诉的是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共同吟唱的...
《印度之行》是研究殖民主义背景下宗主国和殖民地关系的经典文本。小说围绕两个初到印度的英国女性与思想单纯,热情好客的印度人阿齐兹的交往,展开了殖民地背景下的两种英印关系。对于印度这一他者,善良友好的摩尔夫人和在印度从事教育的菲尔丁体现出的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与小说中具有殖民主义意识的众多在印度的英国人形成鲜明对比。小说中另一个中心人物,到印度准备与当地执法官朗尼结婚的阿德拉·奎斯蒂德小姐在受阿齐兹...
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批评都堪称当今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它们都产生于解构主义的文化背景,并受此影响解构中心主义、呼吁文化变革;另一方面,它们之间还两两结合,产生了新的理论——生态女性主义和后殖民女性主义,而这些新理论又促进了女性主义的发展。
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批评都堪称当今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它们都产生于解构主义的文化背景,并受此影响解构中心主义、呼吁文化变革;另一方面,它们之间还两两结合,产生了新的理论——生态女性主义和后殖民女性主义,而这些新理论又促进了女性主义的发展。
英国著名作家康拉德的小说《黑暗之心》一直被众多读者和批评家认为是一部反殖民主义的 重要作品,而康拉德也被看作是一位反殖民主义作家。但是小说中所表现的文化霸权和对黑人形象的扭曲 正好满足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为殖民主义者提供了文化支持,使他自己无意中成为其他殖民者的 帮凶。文章重点分析康拉德在《黑暗之心》中的文化殖民主义表现。
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囿限于自恰的东方主义话语规范,忽视背后的历史背景与现实世界,满足于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激愤严词、民族主义情绪的畅快表达以及在文化文本中的意识形态的呈现,遮蔽产生这种霸权语境的全球性生产秩序,忽视对自身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检视。因此应该回到“马克思”,其经济、历史与社会的客观分析方法依然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