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 演化相关记录140条 . 查询时间(0.244 秒)
2023年12月15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深部地球物理团队联合多家海洋单位,在南海珍贝-黄岩海山链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构造物理》(Tectonophysics)上。
华南大陆是欧亚大陆东部的重要陆块,具有30多亿年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尽管现今华南大陆(SCB)表面变形和应力状态似乎是均一的,但其不同块体的年龄、成分及地震性等表现出非均匀性,这可能说明在形成稳定的华南大陆之前,存在多个起源不同的大陆碎片(或微陆块)。研究多地块地壳的性质和结构以及各个地块在SCB的拼合和随后的构造过程中的变形,对于探索华南大陆的演化颇为重要。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海洋新能源地球物理学学科组关慧心副研究员,联合OMG徐敏研究员,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Laurent Geoffroy教授和挪威奥斯陆大学Mohamed Mansour Abdelmalak博士,在斜向伸展的火山型被动陆缘发育演化过程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2023年7月7日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Tectonophysics(《构造物理》)上。全球大多数的...
太阳风的起源和加速是太阳和空间物理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Parker Solar Probe(PSP)卫星在2018年发射升空,试图成为人类首颗直接进入太阳大气观测的卫星。作为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PSP观测到非常普遍的磁力线回转现象(switchback),挑战了太阳风起源和加速的传统观念。目前,关于switchback的起源极具争议,提出了多个理论,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检验这些理论。作为另一个...
热能够促进地壳发生熔融分异、元素迁移,并且能控制线性造山带向平坦高原演化,但导致大陆地壳增温的动力学机制仍存在激烈争论。近年来,随着超高温变质作用(温度 > 900 °C,压力 = 0.7–1.3 Gpa)记录的不断被发现,人们认识到大陆地壳在演化过程中可以达到极端的地温梯度。因此,超高温变质记录被认为是解开地壳热演化机制之谜的钥匙。
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是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以丰富的野生动物种类和地热资源闻名。整个公园坐落在北美超级火山——黄石火山上,因此分布着上万个地表热显示(间歇泉、温泉、水热爆炸点),奇特的地质现象和多样的地理地貌特征不仅受到全世界游客的青睐,也吸引着大量学者的关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大陆地壳演化与早期板块构造”2022春季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2022年4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大陆地壳演化与早期板块构造”春季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及线上顺利召开。基金委地学部领导、依托单位领导、项目首席、下属课题负责人及课题骨干、项目跟踪专家及特邀专家等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石英脉型金矿以多期流体侵入为主要特征。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金矿床中岩脉/矿脉的穿切关系以及相关热液矿物的形成年龄来识别不同成矿阶段(成矿前、主成矿、成矿后)流体的特征。然而,当同一成矿阶段的金矿脉由多期、间歇性流体侵入形成时,有效识别多期流体的侵入期次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是查明石英脉型金矿的主期成矿过程和机制的重要前提。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其形成和演化改变了亚洲地貌和水系,影响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因此,其隆升历史和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青藏高原具有2大突出特征,一是高的海拔,二是异常平坦的地貌(图1)。虽然目前对于高原局部隆升以及地壳增厚研究已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对于高原平坦化的深部机制却鲜有研究。由于自始新世以来,高原内部的剥蚀速率极低,因此理论和数值模拟倾向平坦高原的形成可能与深部地壳的...
双俯冲带普遍暴露出大陆边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这一现象受到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台湾造山带和阿尔卑斯造山带均形成于极性相反的双俯冲-碰撞体系,却暴露出不同的高压和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类型(图1)。然而,该体系下大陆边缘俯冲、碰撞和折返的动力学演化过程以及控制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俯冲和折返的关键性参数至今未被充分研究和理解。
在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地球所)魏勇研究员带领的团队与英国利兹大学的合作团队利用一把“新钥匙”——千年古籍中记录的赤道极光,首次展示了地球内部与空间的协同演变。
显生宙以来,俯冲带弧岩浆作用以及碰撞带造山活动被认为是大陆地壳的主要生长机制,两种背景下的陆壳生长通常都伴随着斑岩型矿床的发育。碰撞背景下的成矿斑岩大多具有较高的K2O含量以及明显的埃达克岩亲和性等地球化学特征,被认为主要由早期俯冲阶段岩浆作用所改造的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这种前期下地壳遭受的改造过程可能关系着岩浆源区金属的预富集,是碰撞带斑岩型矿床形成的先决条件。
中尺度行进式电离层扰动(MSTIDs)是中纬地区电离层非常重要的一类扰动事件,在北半球夜间这类扰动通常呈现从西北向东南向延伸的条带状结构,并且由东北向西南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MSTIDs的形态结构和传播方向可能受到电离层和热层背景环境的影响,对MSTIDs事件传播和演化过程中的热层-电离层耦合物理机制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挥发分物质(如C、H2O、卤族元素和S)在地球多圈层演化和生命繁衍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串联生命、环境和岩浆活动的纽带,这些挥发分在碰撞环境中随着地球深部多圈层演化过程还不清晰,尤其Cl和S对金属的运移和沉淀起着关键的作用,对斑岩系统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挥发分的研究是探索地球深部演化和资源形成的重要命题。
红海是地球上最年轻的海盆之一,是研究大陆裂谷作用和向海洋扩张过渡的典型地区,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但是关于红海的构造演化模型存在很多争议(Coleman, 1988; Ghebreab, 1998; Almalki et al., 2015; Schettino et al., 2016),不同模型中红海开始发生大陆裂解的年龄和扩张程度,特别是红海(超)慢扩张中心的最大向北的范围各不相同。这导致我们...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