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质学 研究相关记录8811条 . 查询时间(2.024 秒)
新生代期间,青藏高原东南缘响应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发生了顺时针旋转变形和东南向逃逸。这个过程吸收了大量的高原岩石圈南北向缩短和垂向生长,在调节高原构造隆升变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构造演化历史,对于探讨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演化过程、模式及动力学机制等具有科学意义。
新生代期间,青藏高原东南缘响应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发生了显著的顺时针旋转变形和东南向逃逸(图1),这个过程吸收了大量的高原岩石圈南北向缩短和垂向生长,在调节高原构造隆升变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构造演化历史,对于探讨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演化过程、模式及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024年4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成都理工大学及英国、美国古生物学家等合作完成的论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aleontology(古生物学中的人工智能)”发表在地球科学领域综合期刊《地球科学评论》(Earth-Science Reviews)。研究团队全景式地回顾了过去半个世纪人工智能技术在古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并且对当下和未来的人工智能古生物学研究作出了...
2024年3月29日,国际地学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Nature Index)刊发了海洋所曾志刚课题组张玉祥副研究员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俯冲蚀变洋壳对弧岩浆的影响,阐明了蚀变洋壳和蛇纹岩在俯冲脱水过程中的耦合关系。
2024年3月21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研究员杜蔚、副研究员杨晶,在《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上发表研究成果,总结回顾了地外陨石样品和返回的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二氧化硅高压相的类型和动力学形成机制,探讨了嫦娥五号样品中发现的首个新矿物嫦娥石的地球化学成因。该工作揭示了寻找、鉴定和研究高压矿物以及新矿物对月球和行星科学发展的意义...
1万年以来随着地球最近一次冰期的结束,气候的转暖湿润和长江三角洲的逐步形成,使得长江下游地区古代先民的生存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依据现有的考古发掘证据,该地区史前新石器人类历史只有7000余年的记录,与周边钱塘江、长江中游及淮河流域距今10000—8000年的众多史前文化形成鲜明反差。此外,研究区沉积环境受到过开放性河流—海洋作用的频繁波动干扰,加之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其连续且年代框架...
微生物海洋学实验室目前有7名教师,其中1名教授,6名副教授,另有2名博士后。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1)海洋微生物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包括微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时空分布格局及环境响应,海洋微生物在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中的作用等);2)海洋细菌的群体感应及群体感应淬灭(包括细菌密度感应对颗粒有机碳降解的调控作用);3)海洋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资源开发(包括海洋微生物分离培养新技术的建立、新物种的分类鉴定、...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成果:1、大气转化、沉降的关键过程与海洋环境效应。2、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危害过程与快速检测技术。3、微纳米颗粒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响应。4、滨海地下水污染与海水入侵防控关键技术。5、海水养殖污染控制新技术。
2024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徐向荣团队在基于陆海统筹思路下珠江口有机磷阻燃剂生态风险防控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 and their metabolites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Occurrence, influencing factors, a...
通常认为,地幔同位素组成具有不均一性。研究青藏高原特提斯域地幔橄榄岩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性,是探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窗口,也是准确界定青藏高原物质组成构造属性和相关矿产资源产出背景的基础,可有效服务国家矿产资源战略需求。
溶解有机质是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有机碳分解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密切相关。气候变暖背景下,湖泊沉积物有机碳分解特征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尚不清楚,阻碍了对变暖背景下湖泊碳汇功能的评估以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精确预测。
溶解性有机物(DOM)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湖泊中DOM组分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多年冻土区碳循环,产生较大的影响。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韩国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小型杂食和食虫恐龙可能会扇动小巧、有羽毛的原始翅膀,把猎物从隐藏处惊吓出来。
多孔材料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高、易分离和再生等特点,近年来在水体污染治理、选择性分离和富集等方面受到高度关注。但传统多孔吸附材料制备需要惰性气氛保护、加热聚合、预烘干、造粒、烘干等步骤,过程复杂且能耗较高,成为制约多孔吸附材料规模化应用的难题之一。针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废水处理以及稀贵金属离子的精准分离对多功能吸附材料的需求,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甘肃省黏土矿物重点实验室在黏土矿物基功能吸...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大数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团队依据区系重要性指数定量筛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被子植物特征类群,并基于72个特征类群的冠群年龄,首次采用“谱系累积速率(Lineage Accumulation Rate)”阐明东亚常绿阔叶林多样化演化历史。结果显示,特征谱系累积速率在早渐新世时期迅速增加,表明东亚常绿阔叶林在该时期可能已经形成,该结果与古植物学相关研究结论相符;在随后的渐新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