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构造地质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构造地质学 研究员相关记录49条 . 查询时间(0.944 秒)
近日,2020年“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重庆举行。我所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裴顺平研究员获得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创新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裴顺平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地壳和上地幔结构层析成像研究,注重成像方法研究与实际科学问题相结合。在4D成像技术,联合各向异性成像技术,衰减成像技术及其在青藏高原及周边深部结构探测的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性研究成果。
孟立丰,男,1981年12月生,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造山带与盆地构造,重点关注中新生代以来的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相关的构造作用过程。主要学术贡献是利用大陆与大洋板块作用相关的盆地构造、沉积学、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分析华南东南部中生代活动大陆边缘相关的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研国家重大专项、国家“973”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主要发表《Lithos》、...
邬光辉,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研究方向:构造地质学。主演研究项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通过后期改造成岩作用研究高渗透碳酸盐岩变形带的成因机制(4147210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塔里木盆地新远古代残留盆地分布及构造演化研究(2016ZX05004005)。
石许华,湖南邵阳人,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其深部动力过程和地貌响应,研究区域主要为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涉及相关学科为:构造地貌,活动构造,地震地质。注重运用构造地质、定量地貌、大地测量、地质年代及地球动力学等多学科方法,针对复杂地球动力学问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进行交叉、融合研究
饶刚,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目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鄂尔多斯块体周缘裂谷盆地活动正断层与古地震、天山山前褶皱冲断带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演化过程。
张会平,男,1978年生,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05- ,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6.05- ,中国地震学会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构造地貌学”获得者。
袁仁茂,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2006.7 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2.7 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5.7 于河北地质学院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系获得学士学位.
陈桂华,男,1977年2月生,江西吉安人,副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活动构造研究室构造力学研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活动构造、构造地貌、3S技术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等,目前工作主要集中在活动断裂的地质与地貌填图、大型活动断裂多时空尺度变形及其孕震机制与地震危险性等。
刘建辉, 副研究员, 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原长地院)矿产勘查系,2006年获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专业博士学位。申请人最近几年主要利用构造地质学、低温热年代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开展山体隆升剥露、构造变形、地壳形成及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龚革联,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他从事基于辐射效应的热释光、光释光和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沉积盆地的构造热演化,低温热年代学研究。代表论著:(1)Gong Gelian,Xia Bin,Liu Shunsheng. 2006. Study on feldspar thermoluminescence spectra and its luminescence dating implica...
梁新权副研究员,1964年11月生,博士。1987年7月获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6月、2001年8月分别获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构造地质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4月-2005年12月在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地球化学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任助理研究员,1998年起任副研究员,2005年博士后出站评为研究员,现被中科院广州地化所聘为创新副研究员。2...
何斌,1963年11月生,博士。1984年7月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和2001年7月分别获该校构造地质学理学硕士学位和矿产勘探专业(石油构造分析方向)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10月-2003年9月在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留所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有区域地质、构造地质、沉积和岩相古地理等。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机制、...
许德如,男,1966年10月生,博士、研究员,现任石油天然气与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1989年获华东地质学院(现更名为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学位;2003/11-2004/11在波兰科学院地质科学研究所作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大陆边缘构造与成矿、矿产资源深部预测理...
张正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主要研究方向: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研究。获奖及荣誉:曾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并于1995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奖──银锤奖。主要从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研究,已负责和作为主研人员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至今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
张继恩,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构造地质学、增生楔的精细结构解析、蛇绿岩、造山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