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物理学 研究人员相关记录69条 . 查询时间(0.488 秒)
供水管网为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是一条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的重要生命线。地下网络的损坏和维护不当可能迅速引发公共服务链式中断。因此,为降低管道泄漏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迫切需要研究出管道泄漏有效精准的检测和定位方法。声波法可用于地下管网的监测与泄漏定位,该方法通过安装在管道沿线或地表的声学/振动传感器对管道声波进行检测,确定埋地管道的漏点位置。其中,相关检漏法在供水管道泄漏检测中应...
质量控制与监测是保障工程结构(如建筑物、桥梁、高速列车、飞行器、大型游乐设施等)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其中,各种裂纹类缺陷对结构安全产生的威胁最大,监测此类缺陷一直是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振动-声调制检测就是一种对裂纹类缺陷的高精度非线性声学检测方法。中科院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的刘斌等人研究发现,将用于检测的超声高频信号频率调至工件共振频率与低频激励频率之和或差时,振动-声调制方法对裂纹缺陷的检测...
中科院声学所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生赵军与郭志川研究员、曾学文研究员、宋曼谷助理研究员,通过网络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及CRC32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硬件负载均衡系统实现方法,可以由FPGA高速接收数据包、单路处理10Gbps或25Gbps数据并以线速均衡分配到服务器的各个CPU核中,配置灵活。该方法延时低,具有较好的均...
自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泄漏噪声相关仪问世以来,泄漏噪声检测系统有了很大改进,目前,噪声相关仪已成为管网监测中必备的检测设备。其中基于泄漏噪声信号的相关检漏法在供水管道泄漏检测中应用得最为普遍。为维护管网安全运营,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新技术、新产品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多数泄漏噪声相关仪研发商认为泄漏噪声信号的感知性能是决定漏点定位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揭示检测信号的振幅信息对漏点定位的影响...
随着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需求的增强,海洋声学研究从浅海走向深海。声波在深海中传播时会频繁与海底山碰撞,偏离原传播平面,产生的三维水平折射效应对声传播具有重要影响。以往针对海底山环境下的声传播研究多利用二维模型,随着海洋声学研究的逐步发展,海底山环境下的声传播问题由二维逐渐转移到三维模型。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李晟昊及其导师李整林研究员等人在南海深海海底山环境下的声传播实验中,观测到了由...
稳定状态的同位素原子核在获得能量之后,或由于捕捉中子变重之后,其状态由稳定变成亚稳定。亚稳定同位素原子核需通过释放多余的能量还原至稳定状态。俄罗斯托木斯克工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对同位素原子核的这种储放能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相关成果刊登在“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学报”上。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贾春林科学家工作室刘明副教授指导博士生孙梓雄,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出高质量的多层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储能性能。此类多层薄膜材料不仅表现出优异的室温储能特性,同时在140摄氏度下依然保持较高的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这将有可能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前级水冷系统的摘除,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机电系统的微型化。这一研究也将对寻求更高储能密度提供重要的实验途径和理论依据。其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
掩膜法被大量应用于集成电路中,通常用选定的图像、图形或物体,对处理的基板材料进行遮挡,从而对内部材料进行刻蚀处理。用于被处理材料表面进行覆盖的特定图像或物体称为掩膜,通常我们所指的掩膜都是二维的,同时现有掩膜法的分辨率通常在十几纳米至几微米之间。
2016年9月5日,清华大学物理系周树云、陈曦和富士康纳米科技中心吴扬,在《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在线发表题为“第二类外尔半金属二碲化钼中拓扑费米弧的实验证实”(“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opological Fermi arcs in type-II Weyl semimetal MoTe2”)的论文,首次报道了破坏洛伦兹不变性的第二类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冷原子非线性效应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周正威等与美国莱斯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合作者在具有吸引相互作用的双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引入自旋轨道耦合,首次预言了在三维自由空间中也会存在稳定的孤子。相关研究成果2015年12月17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 Rev. Lett. 115...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2015年8月31日报道,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与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种超薄光学透镜,通过“元表面”(metasurface)技术实现对光路的控制,可应用于先进显微镜、显示器材、传感器、摄像机等多种仪器,使光学系统集成度大大提高,并使透镜制造方式产生革命性变化。
美国研究人员发明可降解芯片     美国  芯片       2015/12/16
据美国《技术评论》杂志2015年7月14日报道,威斯康辛大学研究人员近日成功利用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纳米纤维(nanocellulose)作为芯片基底,在上面制成了用砷化镓电路实现的射频通信芯片,其性能可与普通的半导体基底芯片相媲美。这项技术有望大大减少电子垃圾污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陈向军教授研究组与罗毅教授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扫描探针电子能谱仪发现了全新的非线性电子散射现象,该现象的发现有可能发展出一种革命性的固体表面单分子探测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 10 (2014) 753-757)上。
英国研究人员首次能够观看晶体由原子一个一个地“搭建”而成的全过程,这赋予了他们令人难以置信的控制纳米微观结构的能力。这项被称为纳米晶体测量学(Nanocrystallometry)的新技术有望用于定制具有不同用途的晶体,比如净水剂或者隐形斗篷等。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5135和21205119)支持下,中科院高能所吴海臣课题组构建了一种新型超短碳纳米管纳米孔传感器,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3, DOI: 10.1038/ncomms3989。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