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喜马拉雅山相关记录55条 . 查询时间(0.246 秒)
如何利用简单易测的指标反映复杂的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变化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难点问题。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个体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适应特征,可以指示生态系统功能变化过程。在海拔梯度带上,植物生境条件会发生明显变化,植物个体特征、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也随之变化。已有研究主要利用多个物种的功能性状综合表征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然而,单一物种的功能性状是否能指示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尚不明确。
高山树线作为树木分布的最高海拔界限,被普遍认为是高海拔地区快速气候变暖的指示器与记录载体。200年前,被誉为“现代地理学之父”亚历山大·冯·洪堡开启了高山树线研究的先河,首次提出高山植被分布的气候驱动学说,并首创“等温线”概念,拉开了寻求对高山植被分布普遍性解释的序幕;著名植物生态学家Christian Korner则发现,全球高山树线分布收敛于一致的温度阈值,揭示了高山树线位置位于生长季年均温为...
高山树线作为树木分布的最高海拔界限,被普遍认为是高海拔地区快速气候变暖的指示器与记录载体。200年前,“现代地理学之父”亚历山大·冯·洪堡开启了高山树线研究的先河,首次提出高山植被分布的气候驱动学说,并首创“等温线”概念,拉开了寻求对高山植被分布普遍性解释的序幕;德国植物生态学家Christian Korner发现,全球高山树线分布收敛于一致的温度阈值,揭示了高山树线位置位于生长季年均温为6.4℃...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连明团队和李德铢团队长期致力于中国西南山地及毗连区植物多样性起源演化研究,先后开展了以红豆杉属、杜鹃属、报春花属、筱竹亚族(高山竹类)等多个类群的系列研究,并提出构建第三极跨境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设想。
喜马拉雅山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山脉、与青藏高原一起组成了世界第三极,促成了亚洲季风环流,使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本应干旱贫瘠的我国东南沿海变成了湿润富饶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隆升过程一直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那么如此宏伟的山脉究竟是何时、如何开始隆升的呢?
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马耀明研究员等与瑞典哥德堡大学陈德亮教授合作,利用中科院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的探空数据和地面站点观测数据、ERA5再分析资料以及边界层模型,研究了大尺度西风环流强迫对喜马拉雅山中段北侧绒布河谷边界层垂直结构、大气稳定度、地面风场和地表能量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喜马拉雅山中段大气边界层的发展受到大尺度西风风向风速变化的强烈影响;...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课题组基于对喜马拉雅地区的长期考察研究,重建了该地区现生大部分两栖爬行动物类群的时空演化动态历史,并由此探讨了喜马拉雅山脉隆升及南亚季风发育等重要地质历史事件的假说,揭示了这些事件对生物分化、迁移的影响。相关成果以“Herpetological Phylogeographic Analyses Support a Miocene Focal Point of Himal...
喜马拉雅山南坡(尼泊尔境内)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该区域在极短的地理距离内(135公里),海拔从60米急剧上升至8848米。因而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形成了五个独特的生物气候带(< 1000米:亚热带;1000-2000米:温带;2000-3000米:寒温带;3000-4100米:亚高山带;> 4100米:高山带),维持了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和诸多特有物种。为了解该区域内两栖动物的物种组成及其...
冰川接触型冰碛湖是一类典型的冰川/冰湖系统,在我国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地区以及阿拉斯加、南美、新西兰等地区的一些冰川作用区很常见。喜马拉雅山是高亚洲冰川区冰湖溃决灾害集中分布的区域,其中段冰川接触型冰碛湖分布广泛。入湖冰川冰舌往往流速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冰川上游冰体向下游消融区的输送速率,进而加速冰川物质亏损。与此同时,冰川接触型冰碛湖扩张更快,加之可能受到冰崩的扰动,溃决风险往往较高。日前,...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新生代环境团队白艳副研究员等,首次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吉隆盆地尝试应用叶蜡正构烷烃氢同位素(δ2Halk)和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GDGTs)温度计两种新兴的定量古高度计,从新的角度探究这一难题(图1)。δ2Halk与δ18Oc重建古高度均依据沿高度降水的瑞利分馏模型,但其形成和保存过程的同位素分馏机制存在较大差异;GDGTs是来源于古菌和...
研究人员猜测,这可能是由于较多的季风降水引起的“降雨量”效应掩盖了树轮氧同位素中的温度信号。因此,如果在季风降水较少的区域,温度信号应该能够得以体现。为了验证该想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季风降水较少的西喜马拉雅山北坡(札达县,图1)采集了树木年轮样本,测定了树轮纤维素的δ18O,并结合气象资料、LMDZ-iso同位素模型、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FLEXPART)、冰芯氧同位素序列进行...
探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典型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可蚀性K值强弱与分布特征,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理论及数据基础。选取落叶常绿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三种林分,采集0~20 cm土壤,测定团聚体、团聚体破坏率、颗粒组成及其有机质,以EPIC模型计算K值。结果表明:(1)不同林地土壤各理化指标具有差异,湿筛及干筛条件下团聚体以>0.25 mm为主;团聚体破坏率在10.16%~24.74%间;颗粒组成...
最近,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梁尔源课题组基于新建立的喜马拉雅山中段(尼泊尔境内)的树线样地网络,揭示气候变暖导致树线的上升,但上升速率受到春季降水的调控。喜马拉雅山中段东部区域受南亚季风的强烈影响,而西部受西风带的影响,东西约800公里直线距离存在年降雨量3500至800mm的降水梯度,是探讨降水如何影响树线变化的理想研究平台。...
2018年4月21日至25日,“全球变化背景下喜马拉雅山区综合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尼泊尔地理联合研究中心主办,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地理系承办,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山地所”)、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尼泊尔科学院、尼泊尔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国委员会、四川省地理学会...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姚檀栋课题组游超及其合作者利用高原中部获取的藏色岗日冰芯中的生物质燃烧特征指标左旋葡聚糖记录重建了1990年以来亚热带亚洲地区的生物质燃烧历史。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生物质燃烧显著增强。结合卫星遥感等资料,发现冰芯中记录的生物质燃烧增强主要是由于喜马拉雅山沿线及周边的印度半岛北部生物质燃烧增加所致。进一步的分析揭示,印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