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地球化学 >>> 元素地球化学 有机地球化学 放射性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生物地球化学 地球内部化学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成矿地球化学 勘探地球化学 实验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化学 同位素研究相关记录51条 . 查询时间(0.32 秒)
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弗拉斯阶(Frasnian)–法门阶(Famennian)之交(约3.72亿年前)的F–F生物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上的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该事件导致了约80%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灭绝,然而目前关于灭绝事件的发生原因仍存在较大争议。2023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研究员陈波、郄文昆,副研究员梁昆,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肖益林团队开展合作研究,对华南桂林地区两个典型的...
哺乳动物牙釉质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在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是重建古生态和古环境的重要研究手段。对这一方法的精确使用,需建立在充分认识现生动物生态与其同位素数值的基础之上。近日,古脊椎所博士后王忭以第一兼通讯作者身份在《生态与演化前沿》(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了题为“Carbon-isotope composition of a...
目前,汞同位素在物质循环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其具有极其特殊的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相比于其他金属同位素(如锌和铁等元素的同位素),汞在多数生物过程中有着明显的非质量分馏,其机制主要是光化学还原及甲基化等过程控制,且汞的非质量信号伴随着汞的迁移而一直保存,是示踪物质循环的理想工具。在海洋体系中,已有的研究表明,海水中具有较负的汞的质量分馏和较大的汞的非质量分馏;而在玄武岩等火...
砗磲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类,其壳体具有清晰的日纹层,且生长速率较快(5-200mm/day),是进行高分辨率古气候学、古海洋学研究的良好载体。其壳体地球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具有潜在的环境指示意义,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成为环境变化的替代指标。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晏宏研究员团队,联合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展开合作研究,通过分析南沙永暑礁现代砗磲壳体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和d18Oshell,结合现代...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树轮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我国西北地区相距250-360公里的三个采样点分别采集生长于冰川旁的灌木(沙棘),荒漠中的阔叶树(胡杨)和高山草甸的针叶树(青海云杉),调查它们近30年来的年轮稳定氧同位素(δ18O)变化。结果显示它们的δ18O序列的绝对值虽然存在差别,但变化趋势一致,这种一致性是由三地的相对湿度同步变化和中太平洋ESNO的驱动导致。该研究的意义在于,同一气候区内进行...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科组郭炀锐博士和邓文峰研究员等采集了海南岛南部和西沙群岛的现代滨珊瑚样本,对其骨骼进行月分辨率取样并分析Sr/Ca比值、碳-氧同位素和团簇同位素组成,并与现代的器测SST记录和海水同位素组成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珊瑚个体内部同一时期不同生长部位的Δ47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而δ18O值的差异较小(图1)。这种Δ47-δ18O的分馏关系可能指示了一...
大碰撞假说认为,月球形成于一个火星大小的行星和原始地球在45亿年前发生的大碰撞。碰撞后的物质飞溅到太空,在月球轨道聚集增生,形成炙热熔融的月球岩浆洋,之后从中分异出月核、月幔和月壳的结构。大碰撞事件深刻地改变了地月系统的行星环境和化学组成,是地月系统经历的最重要行星事件。一般认为,大碰撞时的挥发作用会改变月球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但是对于月球圈层分异、特别是月核形成过程还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元...
2019年8月15日,《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Acta)正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关于高精度钾同位素研究的最新成果。该项研究发现,玻璃陨石在形成过程中即上陆壳在转变成玻璃陨石的撞击蒸发熔融冷却过程中,没有发生钾同位素的分异,这对于揭示内太阳系天体的普遍挥发性元素亏损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随着世纪之交同位素质谱测试技术的革命性发展,特别...
考虑到大气颗粒态汞可能存在昼夜的光化学过程差异,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陈玖斌课题组博士黄强利用汞稳定同位素研究了北京大气颗粒态汞的同位素组成昼夜变化。通过定量分析昼、夜PM2.5样品的汞同位素组成,发现颗粒态汞的同位素组成,尤其是非质量分馏具有显著的昼夜交替变化规律(如图右所示),白天样品(day)的非质量分馏Δ199Hg比夜间(night)显著较高。通过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气团轨迹模型分析,结...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科组通过采集我国大部分地区现代蜗牛壳体,分析壳体碳酸盐Δ47,并与现代器测大气温度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团簇同位素温度和壳体δ18O推导出蜗牛体液δ18O,并探讨了其与现代雨水δ18O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蜗牛生理习性的影响,壳体Δ47主要指示了蜗牛活动时期的平均生长温度,无法记录极端环境温度,在指示大气年均温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图1)。模型计算...
华北北缘作为古亚洲洋闭合和演化的重要研究地区,一直受到学者们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其晚古生代岩浆作用 强烈,但以侵入岩为主,缺乏同期火山岩的报道。文章对华北北缘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同盛茂拴马桩组上部的火山岩进行详 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同盛茂火山岩形成于晚石炭世末期(305 Ma), 火山岩岩性为流纹质弱熔结凝灰岩,岩石发生强的高岭石化,具...
毕力赫金矿位于中亚造山带东南段华北克拉通北缘白乃庙早古生代弧增生杂岩带内,该矿床为一个斑岩型矿床,成矿岩体为早中二叠世花岗闪长岩。文中对成矿岩体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毕力赫花岗闪长岩具有安第斯型陆缘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亲缘性:岩体SiO2含量(质量分数)介于61.3%~64.4%,K2O/Na2O值介于0.52~0.87,A/CNK值介于0.82~0....
汞的形态不同,其毒性差异很大。甲基汞是毒性最强的汞化合物,具有高神经毒性、肾脏毒性、心血管毒性、生殖毒性和免疫系统效应等毒性。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食用鱼肉和水产品是人体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冯新斌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贵州汞矿地区的大米可以富集甲基汞;食用大米是万山汞矿区、贵州省、甚至中国南方农村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前期研究发现,汞在水稻体内迁移转化过程可以发生较大汞...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优越多金属成矿条件的地区,区内中-酸性侵入岩广泛发育且与成矿关系密切。于沟子铁-稀有多金属矿床位于祁漫塔格地区西部,矿床主要由产于钾长花岗岩外接触带矽卡岩内的铁-铜(钼)多金属矿化体及产于花岗岩体内部的铌、铷等稀有元素矿化体组成。锆石LA-MC-ICP-MS定年测得钾长花岗岩U-Pb年龄为210.0±0.6Ma,属晚三叠世末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主要由条纹长石(...
汞(Hg)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汞释放量已经增加了3倍。燃煤是全球最大人为释汞源,每年向大气释放>800吨汞,约占所有人为释汞源的2/3。燃煤释放的汞不仅可以进入释放源周围的生态系统,也可以通过大气长距离迁移到偏远地区,进而带来更大范围的汞污染。因此,正确识别和量化燃煤过程的汞排放,是全球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