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考古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相关记录109条 . 查询时间(0.292 秒)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钱益汇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杨鑫为第一作者、首都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文章《云贵高原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剑鞘的考察》在考古学权威期刊《文物》(cssci中文核心)发表。文章第二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杨勇研究员,该研究受到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滇国墓葬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18BKG022)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才“培远计划”资助。
近日,首付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科技考古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考古机构以首都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考古学与人类学科学》(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SCIE/SSCI/A&HCI同时收录)在线发表了袁广阔教授团队近年来多学科交叉科技考古的研究成果,探讨距今约8000年的人类生业经济及中国古代家猪驯化早期阶段的途径。
2024年1月5日,光明日报理论部以该报理论版登载文章的理论学术价值为基础,综合社会反响等因素,将各专刊2023年度热门文章整理成集,对外发布,分为理论、哲学、经济学、国家社科基金、史学、党史、世界史7个专刊,各选入10篇文章。历史学院五篇论文入选,在全国历史院系中居于领先地位,包括史学专刊论文3篇、世界史专刊论文2篇,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三个一级学科均有教师论文入选,显现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近日,由北京市委统战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文物局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联合打造的“中轴线与中国式现代化”口述史访谈比赛落下帷幕。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葛晓文、晁迪、褚思琪、谭静蕾、陆玟霏五人团队的参赛作品《尽北晨暮:北京钟鼓楼的前世今生》获得比赛一等奖,指导教师蔡佳获“优秀指导教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中国思想家韩非都对探寻具体事物的本质及发展原因充满兴趣。亚里士多德用“种”和“属”的关系来说明作为个体事物代称的主词的本质属性;韩非则用“道”和“理”的关系来说明具体事物的本质属性。两人都试图通过两个概念的关系来确定具体事物的本质属性,在认识上惊人地相似。
2023年12月5日上午,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主持全面工作)罗文东研究员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调研。罗文东书记首先为历史学院骨干党员讲了题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基础和理论逻辑》的专题党课,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独特的发展道路和本质属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三个方面,全面而深刻地阐释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
公元前334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兵东征,建立了从地中海到印度河的大帝国。张骞受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公元前128年到达中亚地区。这个地区正好是原来亚历山大帝国的领土,也是亚历山大的继承者统治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大夏)。张骞凿空西域,宣告了丝绸之路的开通,拉近了中国和希腊化世界的距离,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从此联系在了一起。丝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大多是原来希腊化王国的故地,张骞从...
李永斌,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培育对象,首都师范大学青年高层次人才培育对象,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牛津大学古典学系访问学者,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
蒋家瑜,安徽来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古代安纳托利亚文明史(赫梯学)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史(亚述学)以及古代近东文明史。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亚述学方向,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西亚系赫梯学方向,曾先后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古代东方研究所、慕尼黑大学亚述学与赫梯学研究所等地访学交流,数次参加在土耳其举办的国际赫梯学大会并宣读论文。
根据教发(2023)50号《关于做好2024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历史学院启动2024年研究生推免工作。校发文件、历史学院推免实施办法(含历史学院推免遴选工作小组、学术专长专家审核小组名单等)见附件。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24年接收校内外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已经启动,推免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2023年9月3日10时30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在良乡校区隆重召开2023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会议由钱益汇副院长主持,党委书记董增刚、副书记李志成、副院长谢金伶、考古系教授袁广阔、班主任代表陈志坚、倪玉珍、熊宸、杜晓,团委书记张思维及全体2023级本科新生出席。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袁广阔教授在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文明起源、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栏目发表专题文章《二里头文化的文字符号与礼制文明》。该文在中国早期文字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文章指出夏代已出现文字,夏商文字一脉相承,在形成和发展中与早期礼制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前,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发布“2022年度中国历史学十篇优秀论文”,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刘文明教授刊发在《历史研究》2022年第3期的论文《“大清帝国”概念流变的考察》入选。
2023年7月9—10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第五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顺利举行。来自全国近40所高校的60名营员如期而至,相约首都师大。开营仪式于2023年7月9日上午举行,由历史学院副院长姚百慧主持,学院党委书记董增刚,院长刘屹,副院长钱益汇,研究生导师代表游自勇、余华林、李永斌应邀出席开幕式。董书记深情致辞,回顾首师史学的历程沿革,细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之成果。他指出,2024年我们将迎来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