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政治学 法学 社会学 人口学 民族学 劳动科学 北京人口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法学 生产率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351 秒)
从民族地区生态脆弱性出发,运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法对2000-2017年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以不断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扩张发展规模为主,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此期的经济高速发展贡献不足,客观上导致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转型过程中面临稳定数量增长与实现绿色效益之间的内在矛盾。基于对此矛盾的理性认识,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转型,一方面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摈弃数量增长的片...
欧盟数字战略是欧盟为回应新产业革命和自身面临的经济增长与竞争力挑战而出台的重要发展战略。本文基于著名演化经济学家佩雷斯有关技术革命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提炼出了一个分析数字技术进步驱动劳动生产率变化的理论框架,进而考察了欧盟数字战略及其落实前景。总体而言,当前欧美发达经济体刚刚走完数字技术革命的导入期,处于泡沫破灭后的过渡期,尚未开启拓展期。
文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框架,采用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测度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全国整体、区域比较、流域内部视角考察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格局,并采用传统核密度和随机核估计方法揭示其演进趋势和分布动态特征。研究发现,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低增长”与“不平衡”的双重特征,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流域内部大多数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负增长,技术效率恶化成为掣肘因素,高...
未来的三年正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以及生产率提升动能转换的“交汇期”,为此,本研究项目针对我国当前特定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态势阶段的特点,试图探索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型对于生产率提升的各方面含义,并探讨如何避免生产率增长的停滞以保持生产率和经济进一步增长,为实现百年目标打下相应的基础。具体研究计划包括:开发利用已有家户水平的数据和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分别从个人和企业角度观察劳动力市场和产业...
文章使用1997-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为基础核算中国各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CO2排放总量持续增加,环境承载压力逐渐增大,但CO2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正在逐渐下降,表明能源使用效率有所提升;(2)环境要素对产出增长表现出阻碍作用,且东部比中西部更为明显;(3)各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稳步上升,中国经济增长正逐渐由...
中国区域间的空间异质性使得传统的空间同质性假设难以合理解释人口聚集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究竟几何。根据2000 ~ 2012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回归和门槛面板回归进行异质性检验,考察人口聚集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人口聚集度的上升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效应,但表现出地区差异: 人口聚集对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效应呈东、中、西部递减态势; 人口聚集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
文章依据1978—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各省的粮食经济增长进行要素分析。结果发现,在粮食经济增长过程中,实物要素投入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是主要动力,尤其是2000年以后,技术进步正逐步替代人力资本要素和实物要素的投入以实现粮食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人力资本累积值的差异是导致粮食经济增长累积值差异的重要因素。中国粮食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水平不高,制约粮食经济增长;中国粮食主产区、主销...
钱纳里等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 劳动配置效应呈倒“U” 型变化趋势, 但他们并没有解释其背后的机理。本文认为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是劳动配置效应产生的前提, 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使劳动配置效应得以实现。本文依据截面和时间双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 采用我国1978 ~2010 年的省级数据, 对劳动配置效应的倒“ U” 型变化趋势进行了验证, 发现2008 年金融危机前我国的劳动配置效应达到...
本文分析了估计生产率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并使用2000-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再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使用Olley-Pakes(OP)扩展的方法之一Wooldridge-Levinsohn-Petrin(WLP)估计法会得到较为准确的全要素生产率估计值。利用WLP估计法计算的2007-2008年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0,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停滞;同时...
文章从城镇化角度研究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选取1986-2011年中国省际数据,采用非参数DEA方法测算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检验不同城镇化条件下,集聚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非线性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促进效果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强。在城镇化背景下,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渠道主要是促进技术进步,对于技术效率...
当前大多数文献考察了环境管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而较少直接考察环境污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此文章将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并利用中国1991~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环境污染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从污染对生产的影响和污染对劳动支付决策的影响两个渠道来实现;同时实证研究发现环境污染对当期的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正效应,然而通过对劳动者劳动支付决策的影响会显著抑制下...
在对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理论关系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国家统计局1998—2007年间对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现状、两者之间的关联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1990年代末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在较大程度上高于其工资水平,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有随时间扩大的趋势,而劳动生产率与工资之间的正相关性则有所下降。企...
文章采用门槛模型方法构造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29个省份1990~2007年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变量跨越相应的高门槛水平时,人力资本的影响系数较大。那些跨越高门槛水平的省份大多位于东部发达地区,尚未跨越门槛水平的省份则主要位于中部和西部不发达地区。
对比通过将工资或劳动报酬等同于劳动力成本情况的做法,本文将劳动生产率纳入了分析框架,认为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对关系.通过对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测算,本文了解到劳动报酬的增长伴随着劳动生产率更快的增长,所以说在这期间劳动力成本优势并未减弱.进一步地,本文对今后如何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做出了相关探讨,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教育的深化可以实现劳动力成本优势...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对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条件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用现有的设备和人力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增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满足人们需要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条件;在劳动者货币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