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中国语言 外国语言 文学 艺术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学 上古汉语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243 秒)
本文回顾了自东汉以来一直受到学者较多关注的“诸”的研究情况。前人对“诸”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以北宋为界可以较为明显地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诸”合音说(或称兼词)是在北宋以后才形成的一种主流观点。文章在对上古时期代表性的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中的“诸”及相关句式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尝试从语音、句法的角度对前人认为“诸”表示合音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认为合音说不能成立。从与“V诸NP”和句末“V诸...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课件 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
任荷著《“名词动用”与上古汉语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属性》202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入选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在上古汉语时期,“名词动用”是一种比较活跃的语言现象。本书从三个最关键的问题——动用的事实、动用的制约、动用的过程与机制——切入,系统、全面、详尽地考察了上古汉语中名词动用的现象。
作为一种句法成分,状语的主要作用是表示事件的状态(广义)。汉语从古代到现代,状语的构成形式和语义类型都有不少变化。本书以上古几部有代表性的文献为基本语料,辅以上古至中古汉语其他文献,以状语位置上成分的形式类为纲,以能突出上古汉语特点的状语为考察重点,结合其他专题,考察上古汉语状语的面貌,揭示上古汉语状语的若干重要特点,为汉语史状语的整体研究建立一个共时平面上的框架,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现象进行初步的历...
2019年9月21日—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联合主办、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的“第五届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研究暨汉语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二十余所大学和学术机构的近40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会议并宣读最新研究成果。上海高校部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旁听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梁银峰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中文系副主任...
第三届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研究(简帛专题)学术研讨会暨2017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论坛8月15日在北京金台饭店开幕,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简帛语言文字研究学科(语言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承办,来自海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出版单位的近六十名学者出席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研讨阶段为期两天,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上古汉语研究的新进展”、“出土简帛研究”和“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研究的相互结...
上古汉语异读系统中有两种“完成”:一种强调动作完成后的状态,涉及清—浊交替,属完成体范畴;另一种强调动作在某一参照点前完成,这个参照点不是说话时刻,而是“指示中心”,涉及非去声—去声变读,属过去时范畴。两种完成偶有一些有规律的例外。语音形式与语法意义具有清晰的对应关系,两种完成不可混淆。上古汉语异读系统兼涉完成体、过去时两种语法范畴。完成体、过去时皆有名词引申,皆可充当定语,但充当状语者或是完成体...
上古汉语中,繁复的第一人称代词“格位”系统似同时存在清晰和模糊两种倾向。历史如果朝清晰的方向发展,就可能最终呈现一个比较严格的第一人称代词格位系统;如果朝模糊的方向发展,第一人称代词就可能最终归于一。事实是,后来朝着模糊的方向发展了,中古以后,第一人称代词逐渐归于一,这就是“我”。就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而言,“不严格的格位”也许比较符合实际。
本文考察上古汉语的“夺取”类双及物动词,得出了如下结论。(1)“夺取”类动词可分两种:“夺”是(三元)非宾格动词,“取”、“受”为(二元)非作格动词。(2)“夺”字构成的双宾结构与“给予”类双宾结构之间没有结构上的差异。(3)能否用于双宾结构由动词的语义起决定性作用,动词的个性优先于句式的语义,上古时期所谓“与格交替”并不常见。
上古汉语的N-和m-前缀     上古汉语  构词法  前缀  前鼻化  浊化  苗瑶  汉藏语       2015/5/28
本文论证上古汉语中有N-和m-两个鼻音前缀,N-是鼻音,会受到后接辅音的发音部位同化。它可以使及物动词变为不及物动词。上古汉语的不送气清塞音带N-前缀在中古汉语中表现为浊塞音,但是在早期借入苗瑶语的词语,N-表现为前鼻化。作为一个动词前缀,上古汉语的m-表示自主动作。它也可以把相应的动词变为工具名词。作为一个名词前缀,m-出现在动物名称、身体部位名称和谷物名称中。m-在苗瑶语中也体现为前鼻化和造成...
上古时期,汉语有不止一个的第一人称代词在同时使用。后来,这些代词除了“我”,其余都退出了口语。这是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一个重要变化。然而,这个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一些学者曾作过粗略的推测,却一直没有认真的后续性研究。本文尝试用语料库的资料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这一研究。研究仔细对比了本土文献和翻译佛经,发现在翻译佛经中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变化最晚在东汉时期(25-220)已经结束。
本文对同源词语音关系中较受关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意见。1.同源词是指由发生学上有共同来源因而在音义两方面都互相关联的词,不能保证同源词一定是语音相近的词。2.研究同源词应区分音转现象、音转条例和音转规律。3.既要看到同源词语音关系的聚合性,又不抹杀其游离性。4.研究同源词语音关系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声音与意义、声转与韵转、历时与共时、通语与方言、正例与变例、可能与实在、描写和判定等方面的关系。5.了...
文章为覆盖前期上古汉语Prearchaic Chinese(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与早期上古汉语Earlyarchaic Chinese(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历时性研究① ,目的在于更好地揭示早期上古时代所出现的“者”之功用。研究表明,“者”的功能与前期上古所出现的“之”的功能间存在着“平行对应”关系,我们将此关系定义为“平行法”机制,此机制从属于“类比”。存在于“...
汉语“是”集“本在”、“存在”、“在者”三义于一身:本在语义体现为“准则”“常道”,存在语义体现为系词的“断真”,在者语义体现为近指代词“这”“此”。汉语的存在观念是从时间观念发展出来的:“是”是由“时”分化而来的,甲骨文的“时”是后起的“是”的源头。
上古汉语词根》          2008/1/8
上古汉语词根》  [法]沙加尔著,龚群虎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上古汉语词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汉语上古音构拟问题,提出并讨论了以形态为特点的上古汉语构词理论和新的上古音构拟体系;第二部分用新的构拟对若干词进行了上古词源考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