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地关系相关记录37条 . 查询时间(0.2 秒)
沿海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战略。
2022年3月30日,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张圆刚副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Tourism Management》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oing somewhere or for someone?The Sense of Human Place Scale(SHPS)in Chinese rural tourism》论文。
2021年4月3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联合举办的“新时代人地系统交叉研究前沿论坛—纪念吴传钧创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30周年”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来自国家基金委地学部、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东北地理所、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北京大学、北京师...
所谓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里的“人”是指一定地理空间中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从事者,“地”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即自然界。人地关系问题的提出,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的体现。一方面人类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创造出文化与文明。人与自然互相影响,人地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展开的,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
城头山遗址发现至今备受关注,研究者以往多用类型学和环境考古的方法对遗址进行研究。为了揭示城头山遗址两千余年发展历程中的人地关系演变,本研究通过采用定量考古方法,对城头山遗址发现的房址柱洞进行统计描述和一元方差分析。结合环境考古研究成果,发现城头山遗址的柱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显示出直径大小变化的趋势。这一趋势有可能反映了城头山遗址聚落人口的持续增加与急剧减少都会影响到树材生长周期的人地关系
包头师范学院综合自然地理课件第十章人地关系研究。
2017年7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论坛”举办。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庄少勤、副司长周建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主任范树印,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总工程师张晓玲,中国国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付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晓波出席论坛。郑水泉致论坛欢迎词。他表示,多年来,得益于国土资源部和相关单位以及国内外学界的大力支...
新疆准噶尔盆地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水资源有限,生态环境脆弱。基于生产、生活、生态可持续和谐发展之理念,采用最新资料系列,对研究区水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人地关系矛盾焦点,提出了解决准噶尔盆地经济发展遇到的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措施,旨在为该区未来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2012年10月9日-10日,由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资源环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寒旱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所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会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主办,由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资源环境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
视频: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经济学第2讲 人地关系理论。
视频: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经济学第2讲 人地关系理论。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生态环境史研究日渐成为国际史坛之大宗。在我国,由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不断推展,环境史研究亦颇呈显学之势,成果颇丰。允为新的学术增长点。本刊向来支持、倡导环境史研究,以借鉴历史经验,推进跨学科研究,增进对人与自然关系之认识,用学术的方式促进人类之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环境史研究正处于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本刊刊发一组笔谈,以供读者参考。
为了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全面研究我国西北地区人文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经中心行政会议商定,定于2010年10月29-31日,在西安召开本年度基地会议——“西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变与历史地理学学术研讨会”,目的是立足于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发挥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优势,对我国现实社会中的重大发展问题展开集中的学术讨论和交流。
人地关系的协调     人地关系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2009/10/23
人类自产生以来,人地关系就成为人类关注的永恒主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人类社会物质技术手段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进,人的思想意识相应也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处于其中的自然环境也发生了许多重大演变,特别是进入19世纪后,人类在自身发展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发展失控等。因此,通过对人类历史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影响人地关系协调的因素分析提出了协调我国...
本文以淮河中游新石器早期的双墩遗址和中晚期的尉迟寺遗址的出土石器为主线,辅以其他遗存和遗址地层剖面的环境磁学、元素地球化学证据,探讨了石器工具的演变所反映的人地关系。研究表明:双墩古人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砍伐树木和狩猎,而尉迟寺则是谷物生产和狩猎。双墩古人使用投掷和其他多种狩猎方式,在猎物充足的全新世大暖期获取了大量的肉食资源。尉迟寺时期狩猎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剧烈波动的气候和迅速增加的人口,使猎获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