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 地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地理学 区域经济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0.254 秒)
陆大道院士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贡献是“点—轴系统”理论和“T”字型空间战略。“点—轴系统”理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的经典理论。“T”字型空间战略(即将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个一级轴线)已构成我国区域发展最重要的空间战略,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空间组织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效应。早在1984年9月,陆大道在全国经济地理与国土规划学术会议上作了“...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区域经济出现加速分化的态势,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地区经济超越传统区域板块呈多维分化状态,体现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板块之间,也体现在各大区域板块内部,还打破了四大板块的限制,呈现出南北差异的特点,这意味着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在区域分化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新常态地理格局的基本轮廓逐渐浮现且变得日益清晰起来。其中,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在转型中发展,率先适应和...
2010年8月6-7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新疆地理学会承办的“中亚地缘政治与区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本次会议是讨论中亚地缘政治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在中央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的大背景下,中国地理学会对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政治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的一次盛会。为期一天半的学术会议,有30位学者做了大会报告...
1990-2004年,河南区域经济增长形成了高收入、中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4个趋同俱乐部。高收入和低收入趋同俱乐部的稳定性最大且连片扩张,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和空间结构的两极分化日趋增强。总体上,一个区域的“邻居区域环境”对其经济增长及其向何种趋同俱乐部转移有规律性的影响。低收入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向中低收入趋同俱乐部转移的概率与其邻居区域经济增长水平正相关。中低收入区域更倾向于向低收入趋同俱乐部...
摘要:本文对我国1990、2000年间流动人口在东、中、西部和东部地区中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福建三个亚区的分布变化以及这一分布变化与上述各地区各相关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0年中流动人口东、中、西部分布变化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变化高度一致;而10年中流动人口在东部地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福建这三个亚区层面的分布变化则与经...
在参考现代经济增长模型、Logistic模式基础上,建立了资源和投资环境约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模式,有关模拟研究表明:(1) 影响新兴城市 (区域) 劳动力规模的主要因子是区域资源对人口的承载力和劳动力的实际增长率,前者决定了区域 (城市) 劳动力的规模,后者则决定了城市 (区域) 增长的速度。而且承载力对平衡态区域劳动力规模的影响以及实际劳动力增长率对区域增长速度的影响...
林拓,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城市制度与管理;文化发展与文化经济;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新兴产业与创新城市。出版论著4部,在国内外权威和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3年度人文地理学、人口学、区域经济、人类学等专业教师发表文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