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青海相关记录38条 . 查询时间(0.12 秒)
10月1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等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圆满落幕。我省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届非遗节上精彩亮相。
6月26日,青海省民宗委举办第三期“青绣”从业人员高级研修班,各市州推荐的40名绣娘参加培训。
近年来,门源回族自治县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依托丰富优质的非遗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不断加强非遗文化的发掘研究、保护传承、转化利用、宣传推广等工作,为门源高质量发展汇聚精神力量。
近日,为保护传承和发展格萨尔文化,青海省格萨尔史诗保护研究中心在青海省格萨尔歌舞剧团(海南州民族歌舞团)设立“格萨尔文化保护传承基地”。
2023年3月15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3年黄河文化旅游带宣传推广联盟大会将于6月在青海举办。
2023年3月7日,由青海省文旅厅、省教育厅、省文联、省林草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主办,青海省文化馆等单位承办的青海省第二届架上连环画草图展开展。展览将持续至本月20日。
2月20日,2023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
2023年是农历癸卯年——传统十二生肖中的兔年。汉代王充《论衡》中说:“卯,兔也。”生肖中的兔与地支中的卯对应,就是人们常说的卯兔。
12月5日,海西州首个“石榴籽”工作室在州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工作室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摄制一批具有海西特色的影视作品为己任,紧紧围绕“四个与共”“五个认同”,进一步做实做细民族团结工作,使工作室成为党的政策“宣讲站”,讲好民族团结故事“驿站”,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充电站”,民族团结融合“交流站”。
尕藏尼玛,男,藏族,甘肃肃南人,1983年8月3日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16年9月就职于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至今,现为法理学教研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民族法学。主讲《法理学》《民族法学》《社会学概论》《法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先后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西藏大学学报》《青海民族研究》《中国民族学》等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学院邰银枝教授主持的2021年度立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蒙藏民间叙事传统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于2022年1月16日上午在线上举行了开题论证会。此次邀请青海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宗福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那木吉拉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岗龙教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树林研究员,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秋喜教授为开题论证专家...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评审结果日前公布,青海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学院共获立2项,其中一般项目1项,西部项目1项。
2021年6月25日下午,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希恩教授青海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学院师生作《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认同》学术讲座。讲座由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张科同志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到场认真听取了主题讲座。
喜报:《青海民族研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核心期刊。
玉梅(1972—),蒙古族,青海都兰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6月从青海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蒙古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7年晋升为副教授、2011年晋升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蒙古民间文学、蒙古民俗文化。先后为本科生及研究生讲授《民俗学与蒙古民俗》《外国文学史》《蒙古民间文学》《蒙古文化象征论》《大学日语》等课程。合著1部,独著1部。发表论文30篇,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