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化学 能源地理学 能源计算与测量 储能技术 节能技术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能源系统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能源科学技术 青岛能源所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0.398 秒)
2024年4月2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在高效铜锌锡硫硒(CZTSSe)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Smal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期刊上。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纳米抗体作为新一代抗体,因独特性能在体外检测、靶向治疗领域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蛋白质材料研究组围绕纳米抗体,建立了完善的抗体筛选技术平台,在利用纳米抗体进行体外检测中相继开发出多种技术手段。前期工作利用多聚化纳米抗体开发的基于五聚纳米抗体的免疫分析技术,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中表现出优越的敏感性和高特异性。
2024年2月27日,青岛能源所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在高电压固态锂电池关键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先进功能材料》和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化学学会评论》等世界知名期刊上。
中国是碳排放大国,但是由于在碳核算相关方法等方面基础研究起步较晚,一直在国际上缺少话语权,不利于保护我国合法发展权益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国急需探索建立符合国情更先进的方法论和标准。
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APSC)具有优异的光/热稳定性及柔韧拉伸性能,被认为是柔性电源系统中最有潜力的应用之一。得益于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聚小分子受体被不断开发。相比而言,高性能聚合物给体的发展相对滞后。如何设计合成新型聚合物给体材料,并调控给/受体分子间堆积和取向,阐明给/受体分子间相互作用与光伏性能之间的关系,将有力助推高效全聚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水资源短缺是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近年来,太阳能辐射驱动的海水淡化新方法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崔球带领的代谢物组学研究组,在前期对纸浆泡沫材料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天然橡胶的协同增强和泡沫表面碳化,开发出高稳定性、低成本、且易于规模化制备的新型纤维素基太阳能光热转化材料。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兴的光伏技术,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其光电转换效率已与硅电池相当,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商业化前景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如何便利地大规模制备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是在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之一。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经过十几年发展已成为一种极具商业潜力的光伏技术,目前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商业化晶硅电池的水平,大面积制备技术路线也日渐成熟。稳定性问题成为制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的最主要因素。CsPbI3无机钙钛矿材料采用无机离子取代传统的易分解的有机组分(甲胺MA+或甲脒 FA+等), 可以显著的提高钙钛矿电池热分解温度,降低光致离子迁移,具有实现高效、高稳定性钙钛矿器件的潜力,是用于太阳能电池尤...
2022年1月1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所阴离子选择透过性聚合物电解质解决双碳电池瓶颈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近日发表在《先进材料》期刊上,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该所在读博士姜虹竹和韩晓琪、杜晓璠。
2021年5月12日,由青岛能源所和泰国科学技术研究所(TISTR)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机构间研讨会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此次研讨会是落实两个研究所于2020年签署的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双方合作交流的具体举措之一。
镁二次电池作为一种低成本、高安全的储能技术,正受到国内外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美国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日本丰田集团、欧盟“展望2020”科研计划等都在积极布局镁电池研发项目,足可见其重要性。在众多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负极中(锂、钠、钾、镁、钙、锌),镁金属负极拥有不易长枝晶、高体积比容量(3833mAh/cm3,锂金属仅有2036mAh/cm3)、高储量(地壳元素中含量第五)、低成本(只有锂金属的1...
根据人社部《关于开展201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经个人申报、专家评议、国务院批准,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正式公布,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超4000名专家学者以及技术人员入选。我所资源植物与环境工程研究组负责人周功克研究员成功入选,截至目前研究所自主培养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达到6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务院对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一...
市场和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续航里程的高度关注,驱动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最常用的策略是开发新型高电压高容量正极材料(如镍锰酸锂,高电压钴酸锂,高电压三元材料等)或高容量的负极材料(如硅碳材料)。但是,这些新型电极材料与传统电解液、黏结剂的兼容性差,难以形成稳定的界面,成为制约下一代高能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瓶颈问题之一。青岛能源所将下一代高能锂离子电池...
二维碳石墨炔(GD)是由1,3-二炔键将苯环共轭连接形成的具有二维平面网络的全碳超大结构,具有丰富的碳化学键,大的共轭体系、宽面间距、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半导体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能源、催化、信息技术、储能等各个领域,是第一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碳材料。石墨炔具有天然的带隙,是一类本征半导体,具有高电荷传输能力。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及类似硅的优异半导体性能,使其在能源的多个领域和太阳能电池中...
面临环境和能源方面的种种问题,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网(Bloomberg NEF)报道,截止到2018年8月30日之前,全球电动汽车的累计销量约达到400万辆。电动汽车有别于传统汽车的重要组件是其电池系统。其中,燃料电池采用氢气作为原料,产物为水,是一种污染少、能量转化效率高的理想电池系统。然而,面临大规模商业化,燃料电池在成本方面还具有较大的阻力,其主要表现在电池阴极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