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政治学 法学 社会学 人口学 民族学 劳动科学 北京人口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法学 贫困人口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0.121 秒)
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7日刊登的气候学新研究,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发布报告称:模型研究显示,缓解气候问题的政策仍要考虑到对全球贫困的影响。报告建议气候政策应与补偿政策相结合,通过一定的补偿政策可缓解其影响,甚至能小幅度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在滨河移民小区扶贫产业园上班的山西代县枣林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少彦,得益于易地扶贫移民搬迁政策的帮扶,他们一家四口只花了一万多元就住上了9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这里是代县最大的扶贫移民安置点滨河新区,安置了全县10个乡镇1000多户移民搬迁户。代县滨河移民小区不仅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小学,还规划建设了300亩的扶贫产业园,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增收岗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20年4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高普惠金融考核权重和降低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促进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挑战,必须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和兜底力度。一要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帮扶。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务工,扩大以工代赈投资建设领域和实施范围、将劳务报酬比例由10%提高至15...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减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超过7亿人摆脱贫困。文章认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根本办法,产业发展为中国大规模减贫提供了直接驱动力。以产业发展助力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要协调好市场机制驱动与政府政策保障的关系,确保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与贫困人口真正受益;推动产业扶贫效益提升与模式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贫困地区产业竞争力;坚持“内生”与“外引”双向发力...
村级贫困人口的有效瞄准是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以连片特困区扶贫重点县内乡县为研究区域, 运用“双临界值” 法进行村级多维贫困测算和分析; 并基于村级居民点数据, 运用人口密度空间化模型, 对其多维贫困测算结果进行空间化处理, 系统分析村级贫困人口贫困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 内乡县致贫因素主要是收入、健康以及教育; 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县城以南, 内乡县中北部的贫困程度...
我省长期的扶贫工作实践表明,贫困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同时又是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贫困除了本身的经济含义之外,还带有一系列的社会环境特征,“贫困人口增长—资源环境破坏—加剧贫困”的恶性循环往往使扶贫工作事倍功半,因此,控制人口增长是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模式的关键。
本文认为,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必须在政策设计和管理制度上实现新农合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无缝衔接,推动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联动,才能够使农村贫困人口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城市贫困人口的典型社会支持网规模较小,网络趋同性高,异质性低。在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网中,亲属关系所占比例较大,特别是近亲居于绝对的主要地位,网络关系强度较高。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支持网的现状不仅与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的普遍因素,而且与城市贫困人口的一些独特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通过对Y县的调查推算,目前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6500万人(大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有1100万人左右是没有劳动能力的,且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有4400万人是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还有2000万人是处于以上两种情况之间的,可以视具体情况采用转移支付或扶贫开发的办法。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近日表示,去年我国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对此,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这则消息虽然让人感到遗憾,但如果用更加理性的眼光看,这个消息更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
改革20多年来,中国贫困人口首次出现反弹,去年未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增加了80万人。在中国致力于消灭贫困的路途中,这个突然反弹的数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本文依据实证调查的数据和资料,描述北京城市贫困人口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的诸方面(贫困家庭成年人和后续劳动力的下岗失业与再就业、子女教育、家庭人口结构、伤残病人口等)遇到的困境,分析致贫的主要原因及社会救助的相应对策;分析现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改革和完善这一制度的思路和对策。
由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个人等方面原因产生了下岗职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贫困大学生等大量的城市贫困人口。笔者从城市贫困者的个人社会等级评定、对贫富分化现状的态度以及分化程度的容忍度上分析城市贫困者心理差异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文章从社会学角度来阐释中国城市贫困率的提升以及城市贫困深度和强度加深的问题,以独特的角度将城市贫困人口进行分类。从国有企业的改革、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社会日益频繁的流动、“贫困文化”的存在和个人身体素质等五个来阐释城市贫困人口产生的原因。而后分别从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方面来阐述调适措施。这些措施将对贫困发生率的减少,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减弱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城市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贫富差距扩大,城市贫困人口数量日益增加。本文将侧重从社会学角度来阐释此问题,首先以独特的角度将城市贫困人口进行分类,而后从国有企业的改革、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社会日益频繁的流动等宏观层面以及“贫困文化”的存在和个人身体素质等微观层面来阐释城市贫困人口产生的原因。而后分别从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方面来阐述调适措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