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牛奶相关记录189条 . 查询时间(0.089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研究发现,在奶牛日粮中补充红三叶草异黄酮可以增强牛奶的抗氧化能力,为原生功能乳制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
《自然-代谢》2021年1月2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牛奶摄入增加与无法产生乳糖酶的成年人的2型糖尿病风险下降有关。该研究在乳糖酶缺乏的个体中发现,牛奶摄入增加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组特定菌种和循环代谢物的水平,这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有关。
一系列实验和动物研究发现,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肉类和乳制品中含有一种长链脂肪酸——反式青霉烯酸(TVA),可促进对某些类型癌细胞的破坏。进一步研究表明,它可用于辅助现有的癌症治疗。相关研究11月22日发表于《自然》。
经常喝牛奶就不会缺维生素D?     牛奶  维生素D       2023/10/11
牛奶补钙,但缺乏维D很难单纯依靠食物来进补。很多人都会把维D和钙联系在一起,甚至简单地认为补钙就是补了维D。近日,浙江46岁的赵女士(化名)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缺乏维生素D,这让平时经常吃鸡蛋、喝牛奶的她百思不得其解,便拿着体检报告去医院进一步就诊,话题#浙江女白领经常喝牛奶竟查出缺维D#也一度登上热搜。
人类饮用牛奶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牛奶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因此牛奶也被誉为“接近完美的食物”。随着乳业发展,由于奶源、营养物质含量、灭菌方式等存在差异,牛奶产品也被划分成不同种类,其中,近些年来,A2型蛋白质牛奶走入了公众视野,并引起了消费者和乳企的强烈关注。
“科技与狠活”是近段时间食品领域最出圈的标签之一。面对各类新式食品,哪些科技是安全并推动食品工业发展的?哪些“科技”是噱头、伪概念?拨开迷雾,央广网食品频道特别推出“食品真科技”栏目,报道食品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洞察,兼具科普和辟谣的功能,将食品行业的发展变化和前沿技术更清晰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从而营造健康理性的消费氛围,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2023年6月5日-10日是第26个“全国乳品营养周”...
丹麦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刊发论文指出,咖啡豆富含多酚,而牛奶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和抗氧化剂(咖啡加牛奶)携手能使免疫细胞的抗炎效果加倍。当细菌、病毒等进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调动白细胞和化学物质进行保护,这种反应通常被称为发炎。天然抗氧化剂多酚存在于各种果蔬、茶、咖啡、红酒等中,有助于减少体内导致炎症发生的氧化应激,从而保护人体健康。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联合培养的在读博士师睿,在第十二届WCGALP国际会议(World Congress on Genetics Applied to Livestock Production,世界遗传学应用于畜牧生产大会)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基于牛奶中红外光谱数据预测奶牛个体氮利用效率》的会议论文。该研究对牛奶样品中红外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并对该数据用于预测奶牛个体氮利用效率的准确性...
2022年8月22日,武汉植物园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共同研究命名的东南亚夹竹桃科植物新物种——缅甸牛奶菜Marsdenia burmanica Wen B. Xu & J. Y. Shen,在知名植物学期刊Taiwania上发表。 牛奶菜属由R. Brown在1810年建立,包含约100个物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和热带非洲。该属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系统分类极为复杂。牛奶菜属近年有20多个新物种被描...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在研发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牛奶方面取得新进展,探究了ω-3与ω-6脂肪酸比值对生乳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为功能性牛奶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动物(Animals)》上。
2022年4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在亚麻籽调控牛奶风味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完整和粉碎亚麻籽对生乳风味的影响,为开发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乳制品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营养前沿(Frontiers in Nutrition)》上。
牛奶是常见的营养物质,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肽、脂肪酸(如酪蛋白、乳清蛋白、乳极性脂质(MPL)、α-亚麻酸(ALA)、共轭亚油酸(CLA)、棕榈酸、乳糖)和其他微量成分(如钙、磷、镁和维生素D)等18种基本营养素,对人类代谢和健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牛奶具抗癌、抗炎、抗氧化、抗高血压、抗高血糖、抗骨质疏松症等多种生理功能。
近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科所南方现代草牧业(牛)创新团队在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安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已发表“高质量论文”5篇,其中JCR一区论文3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全球约有25%的农作物被霉菌毒素污染,已严重威胁食品质量安全。牛奶是人类,尤其是婴幼儿重要的食物之一。当奶牛采食了受黄曲霉毒素B1(AFB1)污染的饲料后,毒素在奶牛体内代谢形成牛奶中特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研究发现,超高温灭菌(135℃)可显著降低奶中活性miRNA含量,而巴氏杀菌(85℃)对miRNA含量影响不显著,研究还进一步鉴定了丰度较高的miRNA及功能,为优质乳加工工艺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与农业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对牛奶中活性蛋白成分在不同热处理强度下的保留程度进行了研究,发现超高温灭菌(UHT,135℃)可导致15种具备生物免疫调节功能的乳清蛋白丰度显著降低,而杀菌工艺(85℃)可较好保留上述15种乳清蛋白的功能活性。该研究为消费者合理选择优质乳提供了指导,为进一步开展乳品品质提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