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学 南海相关记录227条 . 查询时间(0.17 秒)
气溶胶黑碳(BC)是一种短周期气候污染物,在极端气候事件和海洋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海洋气溶胶BC来源的定量解析是一项技术挑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耿晓飞与张干研究员等,与澳大利亚James Cook大学Michael Bird教授等合作,运用基于催化加氢技术的双碳同位素(δ13C-Δ14C)分析,定量分析了南海和东北印度洋气溶胶黑碳的浓度和来源,讨论了BC大气沉降对海洋...
据《韩国经济》2023年9月25日报道,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最近与韩国SK创新的资源开发子公司SKearthon一起,在中国南海矿区勘探8年后,成功生产出了原油。该矿区距离中国深圳市300公里,面积约44平方公里。
2023年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蔡树群研究团队在全球中尺度涡与近惯性内波之间的能量传递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8月19日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硕士研究生刘耿滨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陈植武和蔡树群为共同通讯作者,合作者还包括厦门大学刘志宇教授等人。
2023年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在南海东部海域正式投用,开始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伴随海上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该项目的成功投用标志着我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授牌仪式佛山市南海区政府供图 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23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开幕。当天,大会开幕式举行了“中国氢能产业之都”授牌仪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代表该会授予佛山市南海区“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 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与世界氢能大会被誉为氢能领域的“双子星”,是国际氢能协会每年在不同国家定期举办的世界顶级水平的氢能源会议。 本届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以“氢能与双碳战略:从现在到未来...
2023年3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主导编制的团体标准《红树林抗污染生态修复技术规程》(编号:T/CI 035-2023)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批准发布、实施,并已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www.ttbz.org.cn);该标准为我国首个红树林抗污染生态修复技术标准,有望解决目前红树林污染生态修复无技术规程可依的局面。 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海陆动态交界面、周期性遭...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陈更新团队在热带南印度洋环流三维水体交换上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和Deep-Sea Research Part I上。
2022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杜岩团队在卫星观测海表盐度偏差的区域分布及其主导因素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上。
2022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研究员夏少红团队联合南京大学与日本东北大学相关团队,在俯冲带水合/脱水作用与大地震产生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 (《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固体地球》)上,苟涛助理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夏少红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南京大学黄周传教...
2022年11月8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杜岩团队揭示了赤道西印度洋海洋热浪特征及驱动机制,该研究成果由硕士研究生齐睿思作为第一作者,杜岩研究员和张莹博士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海洋》)上,合作者还包括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
2022年11月8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杜岩团队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识别了三种南极中层水(AAIW),揭示了三种AAIW的形成位置和输运路径。该研究成果由博士研究生夏星月为第一作者发表在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合作者包括研究员修鹏、助理研究员洪宇。
2022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王卫强团队利用潜标观测数据和数值模式揭示了赤道印度洋西向潜流在1998年和2016年异常增强的驱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副研究员黄科为第一作者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合作者包括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Weiqing Han,美国NOAA教授McPhad...
2022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王春在团队发现以温室气体为主导的人类活动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北半球夏季长度增加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以博士研究生林蔚为第一作者,王春在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发表在Climate Dynamics(《气候动力学》)上。
2022年10月28日,中国海油宣布,我国南海东部海域深水天然气勘探获重要突破。新发现流花28-2构造,将高效带动周边中小气田群联合开发,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供应。
2022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王春在团队首次利用卫星观测数据、再分析资料和CMIP6模式揭示了当前和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全球海洋热浪/冷浪事件特征及其物理机制。该研究以姚玉龙博士为第一作者、王春在为通讯作者发表在Earth’s Future上,合作者包括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付垚博士。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