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考古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 南海相关记录58条 . 查询时间(0.087 秒)
2022年1月16日下午,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海洋史研究中心)李庆新研究员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历史重大问题研究专项2021年度重大招标项目“明清至民国南海海疆经略与治理体系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广州召开。开题会由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周鑫研究员主持,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开题会专家组组长李国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章扬定分别致辞,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
2021年12月25日,“第四届北京南海子文化云论坛”在首都博物馆多功能厅以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同步举行。该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宣传部联合多家单位和机构主办,专家学者相聚“云端”,以“古苑文脉润大兴,风生水起耀京南”为题,共研“南海子”文化传承。顾涛副校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致辞,简要介绍了三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院、清史所与大兴区在南海子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成功合作,是中国...
本研究通过对“南海I号”古沉船遗址沉积层中海洋无脊椎动物残骸的调查,采集了1 052 478号动物标本。为了解“南海Ⅰ号”古沉船遗址的环境变迁及其与沉船保存状况间的关系,在海洋无脊椎动物鉴定分类的基础上,本书应用动物生态学、动物地理学、环境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分析了堆积在沉船遗址沉积物中的无脊椎动物遗骸的组成、数量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利用多项生态学指标分析了沉船遗址的时空变化,以及无脊椎动物对沉船...
日前,第三届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举行,这也是南海子文化论坛首次走进国际机场。南海子在历史上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和明、清两朝皇家苑囿,“南囿秋风”早在明朝时就与西山晴雪等被列为“燕京十景”之一。继明朝后,清王朝继续在南海子大兴土木,修建旧衙门行宫、新衙门行宫和南红门行宫及德寿寺等,是清入关后所建的第一座大型皇家苑囿,也是紫禁城外的第一个政治中心。顺治帝和乾隆帝分别在这里接...
南海子位于北京城南,亦称南苑,因受到永定河灌溉滋养而水草丰茂、物产丰富。自辽金至明清,一直是皇家苑囿或狩猎之地。这一历史可上溯到辽金四时捺钵中的“春水之地”。元朝帝室也曾在此纵鹰猎鹅,时称“下马飞放泊”。明朝扩建行宫和衙门,因“中有海子,大小凡三,其水四时不竭,一望弥漫”,故得名“南海子”。清朝改称南苑,为经常举行郊迎、围猎、阅兵、演习等活动的重要场所。表面上看,南海子作为辽、金、元、明、清的皇家...
2020年4月6日,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20个项目从3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进入终评,其中包括了备受瞩目的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是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指导的国内文博考古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今年终评时间因疫情影响有所推迟(待后续公布)。
2020年1月3日上午,中国海洋法学会主办的《南海更路簿数字化诠释》首发仪式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应邀参加首发仪式的嘉宾有:中央海权办副司长王宗来,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高之国,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全国人大外事委法案室处长、参赞任晓霞,外交部海洋法特别顾问参赞李永胜,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李存捧,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尹宝虎,中国海洋法学会秘书长贾宇,中央海权办处长张路路,海南出版社副社长卫淑霞、...
2019年12月21日,以“京南古苑囿·国际会客厅”为主题的第二届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暨南海子历史文化特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办。在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市大兴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有国,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等先后致辞。朱信凯副校长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以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文化为自觉,重视中华文化研究。面向新时代,学校将一如既往立足服务北京,通过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北京南海子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
2019年12月13日,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郭声波教授主持的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南海历史地理研究” (项目编号:12&ZD144)在文学院举行成果鉴定评审会。评审会专家组由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汪前进教授、郑州大学于向东教授、中山大学牛军凯教授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刘祥学教授组成。葛剑雄教授任评审专家组主席。
记者从6日国家文物局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上获悉,“南海Ⅰ号”保护发掘项目在2019年对船货清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沉船中共出土18万余件文物精品。据介绍,“南海Ⅰ号”宋代沉船发现于1987年,2007年运用沉箱进行整体打捞,安置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2014年启动系统性的保护发掘工作,目前已开始着手沉船的整体保护。
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了解到,“南海I号”船货清理进入尾声,清理的船载文物已达14万余件,预计文物总量将超过16万件,比最初预计的多出一倍。
在“南海一号”沉船上,植物考古学家发掘、鉴定了中国出土年代最早的31粒胡椒遗存,它们为这艘瓜果飘香的南宋福船平添了一丝热带风情。胡椒起源于南亚和东南亚,是世界广泛使用的香料之一。它在中国的身影最早见于唐代志怪小说《酉阳杂俎》,但实物证据一直阙如。此次在“南海一号”发现的胡椒遗存表明:至迟在13世纪中早期,中国人已经利用它烹调食物。
为了纪念“南海Ⅰ号”发现30周年,成功举行“整体打捞”10周年,25日起,来自世界各地的80多位考古学专家齐聚广东阳江海陵岛,出席为期2天的“‘南海Ⅰ号’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将围绕“南海Ⅰ号”调查、发掘、展示与研究,中国水下考古的回顾与展望,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国际视野下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等话题展开演讲和对话。
随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出水文物的科学保护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表面各种附着物的清除是出水瓷器清洗的难点,现有的机械和化学清洗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试清洗实验中,微纳米气泡展现了存在时间长、传质效率高、表面电荷形成的ζ电位高等不同于普通气泡的物理化学特性,对出水瓷器具有优越的清洗效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该清洗技术开展科学的安全性评价。选取打捞自“南海一号”的18件瓷片样品,进行了...
2016年7月18号,来自中国、东盟多国和周边其他国家的近30位智库专家齐聚新加坡,参加“南海问题与区域合作发展高端智库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认为,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临时仲裁庭存在严重的扩权、越权和滥权行为,所谓裁决结果非法无效,不具任何约束力。中外专家在推动南海问题降温、谈判协商解决南海争端、促进区域合作发展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与会专家就海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